朝鲜公开绝密电报:造成毛岸英牺牲真凶曝光,内容简短却十分炸裂

和洽说过去 2024-05-15 05:06:26

当年抗美援朝战争进行的轰轰烈烈时,有一份电报却让身为指挥官的彭老总十分犹豫要不要发出去,而收到电报的周总理也几经考虑,最终选择了暂时隐瞒这个消息。

直到当时身体不好的毛主席逐渐康复,才终于得知毛岸英同志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的悲痛消息。

虽然心中悲痛万分,但毛主席认为毛岸英同志也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并没有把他的牺牲特殊化。

因此,直到2020年,一个绝密的电报被公开,人们才得以了解毛岸英同志牺牲的来龙去脉。同时,几名真凶也就此显露出来。

造成毛岸英同志牺牲的凶手究竟是什么身份?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勇赴前线

毛岸英同志是毛主席的长子,深受毛主席的看重。虽然父子二人因为革命工作总是聚少离多,但毛主席作为一个父亲,也从不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关怀。

由于早期革命形势严峻,毛岸英与两个弟弟随母亲被迫和毛主席分开了,后来母亲杨开慧惨遭军阀杀害,痛失母亲的岸英同志和弟弟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

再后来,毛岸英和弟弟被送往莫斯科,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学习生涯。

毛岸英非常能体会到革命工作的艰辛,因此在苏联的学习相当刻苦,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树立了坚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入的了解。

回国后的毛岸英也积极投入到革命建设当中去,他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与需求;投身工厂,同工人一起,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付出自己的汗水。

因此得到磨练的毛岸英同志,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革命战士,毛主席对他的成长也非常满意。

但就在这个时候,朝鲜的战争爆发了,我国很快就决定援助朝鲜,共同抗击美国。

毛岸英听到这个消息,认为自己作为毛主席的儿子,在如此紧迫的局势下,更应该挺身而出,前往抗美援朝第一线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主席看着自己这个曾经稚嫩的儿子,终于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心中十分欣慰。尽管战场上瞬息万变,十分危险,但儿子这样深明大义,自己怎么能拒绝呢?于是批准了毛岸英去往前线的要求。

当时彭德怀司令正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俄语翻译,而在苏联生活十年的毛岸英既然请战,担当彭德怀的翻译正好合适。

于是在毛主席的推荐下,彭德怀同意接受毛岸英入朝参战的请求。

就这样,毛岸英得到了奔赴前线的许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负责翻译和秘书工作。

壮烈牺牲

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出色,俄文翻译十分准确,得到了当时负责和志愿军联络的苏联大使的高度认可。

彭德怀也很满意这个秘书,毛岸英不仅翻译工作做的好,秘书任务做的也很妥帖。彭老总很喜爱这个年轻人,经常把他留在自己身边。这其中也不乏对毛岸英的关怀,彭老总当然不希望这个年轻人在自己手底下出事。

毛岸英同志很快也察觉到彭司令对自己关爱有加,但他却不愿意受到特殊对待。毛岸英认为自己既然来到前线,就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志愿军来对待,一视同仁才是自己希望的待遇。

于是他主动找到彭德怀司令,言明自己的要求:“既然来到战场,我就是一名战士,希望司令能把我和其他志愿军战士一视同仁,给我和战士们同样待遇。”

彭德怀为了毛岸英的安全考虑,沉吟了一下,但毛岸英很快接着说:“父亲也教导我,应该和老百姓同甘共苦,既然来到战场,就应该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怎么能要求特殊对待呢?”

因此彭德怀也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要知道,当时的志愿军作战条件及其艰苦,由于采取运动作战策略,需要经常转移阵地和奔袭敌方据点,所以常常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大家在作战期间,有时担心被敌人战机盯上,就不敢生火,饮食都相当困难,常常需要喝冰冷的雪水,吃干巴巴的炒面,长久趴伏在冰天雪地里。

而面对这样的艰苦境况,毛岸英同志还是坚持和志愿军战士们一样,共同面对艰难的作战环境。

大家很快就认可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很多战士觉得他虽然看着文质彬彬,但却“能吃苦”,是个好样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个能吃苦的年轻人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时间很快来到11月下旬,当时正是战场双方发起第二次较量的初期,因此战事非常紧张。司令部很快就布置了严密的战斗计划,而毛岸英同志主动请缨,也参与到收发电报的工作中。

11月24日,联合国军出动了几架侦察机来到志愿军的基地上空。志愿军很快注意到这几个“不速之客”,司令部很了解联合国军的作战习惯,侦察机充当着敌人的眼睛,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一连串的轰炸。

于是为了安全考虑,司令部人员很快撤离了工作区域,进入防空洞中,躲避敌人后续的轰炸。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而来的轰炸机在总部上空盘旋一段时间后,似乎没找到合适的目标,不一会儿就飞走了。

见状,毛岸英另外三名参谋返回存放着作战资料的房子里,想要加紧转移这些重要资料。很快,其中两个参谋拿着资料跑出房子,但毛岸英和另一个叫做高瑞欣的参谋还在房子里。

而他们也没有想到,敌人的轰炸机竟然去而复返,并投下了许多颗汽油弹,燃烧弹。密集的炸弹很快就淹没了基地的大片区域。

当时被彭德怀司令在防空洞中听到敌人战机去而复返的消息,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的险恶用心。这些轰炸机知道,志愿军对轰炸行动早有预料,第一次轰炸很可能无功而返,于是他们选择暂时飞离轰炸作战的目标,等待志愿军放松警惕。

轰炸结束了,彭司令却突然发现毛岸英不见了,着急的询问身边的人:“毛岸英呢?还有谁没撤出来?”这时有人小声说:“看到还有两个在作战室里,没出来。”

彭德怀一下子冲出防空洞,大声呼喊毛岸英的名字,但赶到作战室时,只看到原地陷入一片火海。他不由向火海冲去,被身边的警卫员拼命拦住。

“灭火,快灭火救人!”其他的警卫员看着眼前的熊熊火海,没有放弃拯救其中的同袍,尽管现场已经房倒屋塌,身在其中恐怕很难生还。

终于,在现场战士共同努力下,大火被扑灭了。彭老总和其他的战士连忙在燃烧过后的废墟中寻找两人的身影。

但没有奇迹发生,在这场轰炸中,整个作战室都化为乌有,毛岸英和高瑞欣两人也未能幸免于难。而且因为火势太大,最后被发现时,两人的尸体已经惨不忍睹,辨认不出本来面目了。还是熟悉毛岸英的彭老总看到遗体手腕上的钢表,才得以确认身份。

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彭德怀在电报机前徘徊了很久,才发出这份让人难以接受的消息。

而北京收到电报后,也感到非常惋惜,周总理更是明白,这个噩耗对于当时身体状况糟糕的毛主席来说,无异于一场“晴天霹雳”,于是暂时隐瞒了毛岸英同志牺牲的事情。

真凶结局

直到第二年一月,毛主席才看到了这份电报,痛失爱子的他为这个消息沉默了许久,才安慰自己:“打仗哪有不流血牺牲的。”

毛主席并没有让人声张这个消息,他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千千万万个其他父母的儿子一样,都是英勇无畏奔赴前线的普通志愿军,不应该被特殊对待。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就这样,毛岸英和其他烈士一样,埋葬在这片自己曾经奋战过的土地上,遗体没有被特殊运回国内。

在战争结束后,我军也对这期轰炸行动进行了调查,但没有想到,最后得知这些凶手居然并非美国空军。

那么凶手到底是什么身份呢?经过调查,参与这次轰炸袭击的居然是三名南非的空军,分别是名为利帕夫斯基的南非空军上尉,和他的两个下属奥登达尔和里克特。

或许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这几名凶手最终的结局都很不好,尽管他们完成了美军的作战任务,但是南非军人在联合国军中地位低下,根本得不到正常待遇。

其中奥登达尔在一次轰炸行动中,被我军发现并击落,最终得到了机毁人亡的结局。

剩下两个凶手虽然没有在战场上身亡,但是从战场退役后他们的下场也相当惨淡。

队长利帕夫斯基退役后在南非航空公司工作,后来由于歧视乘客,失去了这份工作。这个凶手就此流落街头,因为战争后遗症的影响,他只能靠酒精度日,最终在一个垃圾桶前冻死。

而里克特退役后也成为南非航空的一个飞行员,在一次航班中,因为里克特的操作失误,使飞机故障坠毁,导致包括自己在内的21人全部遇难。

这样的结局虽然不能弥补,那些志愿军将士们在战场牺牲的遗憾,但是这些凶手最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报应,或许可以宽慰一些逝者的悲痛吧。

344 阅读:130430
评论列表
  • 2024-05-15 22:29

    向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英雄致敬!

  • 2024-05-15 23:11

    伟大领袖培育的英勇战士!致敬!

  • 2024-05-15 19:20

    向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致敬!

  • 2024-05-17 13:04

    抗美援朝的英雄。

  • 吞吞 77
    2024-05-18 23:54

    致敬毛岸英烈士。

  • 2024-05-18 23:18

    向志愿军烈士致敬!向英雄致敬!

  • 2024-05-18 23:16

    致敬最可爱的人!

  • 心情 41
    2024-05-19 01:35

    最可爱的人🙏

  • 2024-05-19 07:56

    最伟大无私的共和国卫士!

  • 2024-05-19 10:20

    向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致敬!

  • 2024-05-19 10:21

    致敬最可爱的人!

  • 2024-05-18 23:11

    所以结果

  • 2024-05-19 15:34

    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英雄们!

  • 2024-05-19 12:47

    向英雄致敬!

  • zjx
    2024-05-19 23:19

    向伟大的抗美援朝全体指战员致敬!

和洽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