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第一次见客户被拒绝,任正非:客户是第一位的

妙语侃科技 2024-04-16 15:08:30
华为与客户的关系

在西方企业眼中,“顾客是上帝”这句话被奉为圭臬,话是这样说,但实践起来有没有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是否将顾客当成上帝,可以从各种细节中去发现。而华为不论是在大事小事上,都将顾客当成了真正的上帝。

只要是华为的客户,都会发现能够在华为享受到非常好的待遇和服务,这是从华为成立之初就延续下来的传统。江西生是在1989年进入的华为公司,最开始负责的是市场部业务,和客户有非常多的接触。

根据江西生回忆,第一次见客户的时候才 23岁,毕业才一年,而见的客户还是邮电局的局长,如果能拿下邮电局的客户订单,对华为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而当时的华为名不见经传,没啥名气,知道的人不多,自然不会事事顺利。

但江西生还是壮起胆子,对时任河南邮电管理局局长表示:“局长,我是华为公司的,想给你介绍我们的产品。”局长回答:“你不用给我介绍,去找XX处长”。

当江西生想要把产品资料留下的时候,对方拒绝了,要求把资料也带走。

其实这样的闭门羹对当时的华为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有时候去见客户还没有介绍产品就被拒绝,根本看不上华为,只相信国外进口的设备。

还有些客户,不管怎么努力也未必会理你。因此华为与客户的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哪怕能获得一些订单,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流行的是上海贝尔,北电网络公司等国外厂商的通信设备,因为产品质量有保证,所以更容易赢得客户的青睐。

任正非:客户是第一位的

不服输的任正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抱着客户是第一位的态度,在大小事情上都非常照顾客户的需求。当然,靠说说肯定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行动。

任正非发现了竞争对手北电网络公司一个服务客户的缺陷,那就是该公司的研发团队,专家们都在海外,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无法及时提供服务。虽说西方国家的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平均几个月才会坏一次,可是坏一次就要几个月才能修好。

而任正非下达指令,客户有维修需要就立马派工程师去解决,随叫随到。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接纳华为,正所谓趁热打铁,华为办了一些展览会,邀请许多客户参加,展示自己的产品,谁也没想到结果出乎意料。

大批的客户订单交到华为手中,大到运营商,小到民营企业,都选择华为的解决方案。反观竞争对手北电网络公司,因为没能及时处理好顾客的需求,被逐渐抛弃了。哪怕后来北电网络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想要挽回局面也晚了。

华为没少被客户拒绝,但这些并不会阻碍华为继续向客户敞开大门。任正非秉持将客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凡事都在为客户考虑。

还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1996年左右,华为给全国各地的办事处配吉普车,配大哥大,但是车老是坏,后来全给换了。然后把公司里的那么几辆车都用来接待客户。

就算是任正非也没有享受专门用豪车接待的待遇,有一次一位华为新员工为了体现对任正非的重视,花不少钱租了加长林肯,结果被任正非给臭骂一顿。哪怕后来华为有钱了,开得起奔驰、奥迪、宾利等豪华车型,也都是为客户准备的。

客户给华为带来的回报

成立华为时,任正非只有2.1万元的启用资金,没有技术、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在国内市场又有一大批国外通信巨头虎视眈眈,给国内通信厂商们带来不小的压力。

而华为靠代理交换机产品起家,又投入了自主产品的研发,一步步从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靠的就是对客户的尊重。客户再小,华为也会认真对待,但不是华为的客户,即便是一些大财团的老板到华为拜访,任正非也未必会亲自接待。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客户给带来的回报是成正比的,1999年,华为的HONET创造了2.2亿元的销售额。在俄罗斯市场,华为同样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于2001年实现1亿美元的销售额。

成立发展的十年时间里,华为就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树立全球化的发展目标。用真心实意敲开客户的大门,帮助西方国家建立起稳定的通信基础设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任正非,将“顾客是上帝”这句话贯彻到底,让华为从此载舟而行。

参考资料 :孙力科著《任正非传》,田涛编《华为访谈录》

1 阅读:36

妙语侃科技

简介:不一样的观点,谈实事,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