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所安——看中西结合如何防治食管癌

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 2024-04-16 17:45:35

一、何为食管癌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人类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河南省,特别是河南北部林县等地是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食管癌的发病与吸烟、饮酒、摄入高亚硝胺及霉变食物、环境微量元素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食管癌以进行性吞咽困难、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主要分为鳞癌和腺癌,其发病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2020 年全球食管癌患者新增约 60.4 万例,占新发恶性肿瘤的 3.1%,死亡人数达54.4 万例、占新发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 5.5%。目前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占全球一半以上。

二、哪些人容易得食管癌

1.有慢性食管疾病的人

如贲门失迟缓症、食管良性狭窄、Barrett 食管等。

2.有饮食及生活不良习惯的人

食物中维生素缺乏,嗜好速食、粗硬食、烫食、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腌制食品及食用霉变食物等,咀嚼槟榔、长期吸烟喝酒及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等。

3.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区的人群

从食管癌分布地区来看,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河南林县、苏北地区、大别山区等,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主要跟高发地区锌、镁、硒等微量元素缺乏相关,农村地区以河水、雨水及井水为主要饮用水来源相关。

4.肥胖和高体重指数的人

对于食管腺癌,肥胖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5.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为家族聚集倾向

三、中医看食管癌

食管癌古称膈证,《内经》云:“三阳结谓之膈”,历代医家对此解释不一,但各家解释难以服众。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学称之为“噎膈”“反胃”、“关格”“症积”等,传统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典藉《黄帝内经》,之后医家也指出“过饮滚酒,多成膈证”,“年高者有之”。

综合历代医家的认识,都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忧思郁怒,情志不遂,七情郁结;或嗜酒无度,恣食辛香燥热等物,损伤脾胃,造成气滞食凝,积聚成块;或高年衰老,正气志虚,正不胜邪,瘤邪乘虚侵入而成。正中《景岳全书·噎膈》所言:“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清朝医家徐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噎膈》时指出:“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其病理机制,主要为下以下五个方面:

1.气滞:情志失调,忧思郁怒,或饱食不节、寒热不适,引起气机郁滞,气不布津,津液聚而为痰、痰气交阻食管而成。

2.血瘀:情志失调,气机郁滞,引起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湿不化,痰凝交结,积聚而成。

3.痰凝:情志郁怒,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水湿不化,聚湿为痰,,或嗜酒无度,喜好肥甘,酿成痰浊,痰凝食管,结成肿块。

4.热毒:酒色过度,七情所伤,误服辛燥药,俱令津血亏虚,相火渐炽,日久成毒、灼伤食管而成。

5.正虚:先天禀赋不足,高年衰老,阴阳不和,水火失调,正不胜邪,瘤邪乘虚侵入而成。

四、食管癌的中医治疗

1、中药与放疗相结合:中药结合放疗性治疗,坚持长期扶正驱邪中药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放疗后多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散结等祛邪治疗,可提高疗效。

2、中药与手术相结合:手术前以中药扶正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前的中药抗癌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癌症的发展。手术后可用中药调理,以扶正和驱邪相结合,根据不同病种及脏腑特性,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来遣方用药,治疗食道癌有一定的疗效。中药与放疗相结合。

3、中药与化疗相结合:在化疗期间治疗以补为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限制肿瘤的发展,减少白细胞下降,肝肾损害,使化疗顺利进行,有利于肿瘤的彻底治疗。

中医中药在食道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治疗,可减轻毒副反应,加强抗癌作用,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因此,积极运用中医药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

五、辅助康复治疗手段

1、针灸治疗

食管癌梗阻者:中上段者,针刺天突、中脘、足三里、膈俞等;中下段者,针刺膈俞、膈关、胃俞、内关等穴,用平补平泻法。加减:痰多、便秘者,加丰隆、大肠俞、天枢;胸痛引背者,加心俞、胸背部阿是穴;痞塞、嗳气者,加大陵;呃逆者取内关、脾俞,用平补平泻法;睡眠障碍者,可用耳针及耳穴压豆(取穴内分泌神门交感等)

2、膳食疗法

宜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食物。如谷类及瘦猪肉、鸡、鱼、虾、蛋和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忌油腻性食物及高动物脂肪食物,如肥肉、花生、核桃等;忌粗糙、坚硬、黏滞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牛肉干、锅巴、年糕、粽子等;忌霉变、油煎炸炒、烟熏、腌制食物,如咸鱼、泡菜、炸鸡、薯条等;忌公鸡、西洋鸭(番鸭)、鲤鱼、狗肉、虾、蟹螺、蚌、蚕蛹、竹笋、烟、酒等(部分为民间认为的发物)。

3、心理康复

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有肿瘤,可能会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因此,医务人员应言行谨慎,要探明患者的询问目的,进行心理治疗,科学而委婉地回答患者所提问题,不可直言,减轻患者受打击程度,以免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有些患者病情逐渐恶化,治疗反应大,经济负担重,体力难支,精神萎靡,消极厌世,此时医务人员对消极的患者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安慰,及时调整患者心态,做好生活指导,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愉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基础。

本文供稿专家 | 蒋立峰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副主任医师

0 阅读:20

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

简介:普及大众医学科学知识,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