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妻子的一句遗言,拒绝娶宋美龄,蒋介石也要惧他三分

最先锋 2023-10-15 23:42:57

1920年9月9日古城长沙的潮宗街,一家微不足道的书店开业了。

一位中年官员在一众簇拥下,从绿呢大轿里出来,来到这家书店门前,并为书店剪了彩,只见门上四个雄健的颜体匾额“文化书店”,这匾的书写者正是此官员——当时湖南的最高统治者——督军兼省长谭延闿先生。

经营书店的是谁?竟然能请动谭延闿的大驾为其加持?原来,书店的主要经营人不是别人,正是青年毛泽东。

十年后,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谭延闿,从报纸上看到中共攻打长沙的消息时,不禁向身边的孙科等人苦笑道:唉,早晓得会这样,当初我去剪什么鬼彩哟?派两个兵去把毛泽东一抓,何至于今日劳师动众!

不仅是毛泽东,20世纪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人物,都曾被谭延闿深深折服:孙中山想跟他作连襟,让自己的小姨子宋美龄嫁给谭延闿,奉行不争原则的谭延闿却辞而不受。

谭延阎与宋美龄都是20世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闾本可以与风华绝代的宋美龄结为连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婚姻的红地毯终为他人铺设,却也与宋美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国民政府”,但不久便遭到了汪精卫、李宗仁等人的联合抵制。在被迫离开政坛后,他开始四处寻找支持。然而,他的困境在一个人的出现后有了转机,这个人就是宋美龄。

蒋介石能成为黄埔军校校长,并与宋美龄结为伴侣,十分重要的一个推手就是谭延闿,他可谓是亲自将江山和美女相赠于蒋介石。

谭延闿原本也有可能与宋美龄结为连理,但最后他选择了放手。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他的妻子的信守承诺,也因此他和宋美龄结下了无法解开的情缘。

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曾担任过两广总督、吏部尚书等职务,家中妻妾众多。谭延闿的母亲出身低微,饱受冷落。谭延闿自从有记忆以来就发誓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在他的努力下,13岁便取得秀才,22岁取得举人,24岁考中会元,并在殿试中获得进士。这些荣誉让他的母亲终于受到父亲的尊重。

1895年,谭延闿娶了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儿方榕卿。方榕卿在1918年病重时,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遗言希望谭延闿不再娶,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谭延闿为了纪念妻子,发誓一生不再娶,并在随后的100天内开始素食。

宋美龄从美国归国,遭遇谭延闿的妻子去世。孙中山作为媒人,希望宋美龄和谭延闿能够结为连理。尽管宋家对此表示赞同,但谭延闿却因为对已故妻子的承诺而犹豫不决。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方式,让他们在还未明言之前无话可说。

当谭延闿突然拜访宋家,他直接向宋老太太叩头,称呼她为干母,希望宋美龄能够称他为干哥哥。这样一来,他成功地避开了与宋美龄的婚事,同时也保护了宋家的面子。

后来,蒋介石向宋美龄求婚遭到宋庆龄的反对。于是,他请求谭延闿为他说情。在多次的劝说中,加上谭延闿的帮助,宋老太太最终答应了他们的婚事。在1927年12月1日举行的婚礼上,蒋介石与宋美龄喜结连理,而谭延闿则作为他们的介绍人出席了婚礼。

当时,谭延闿率领湘军跟随孙中山征战。当孙中山计划成立黄埔军校时,考虑到谭延闿在湖南有过办学经验,他有意让谭延闿担任校长并负责一切事务。然而,谭延闿觉得军校不同于普通院校,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以胜任。因此,他提笔写下「陆军军官学校」的匾额,拒绝了孙中山的提议,从而给了蒋介石这个机会。

后来,蒋介石的野心越来越大,谭延闿看得很清楚,但他故意装傻,索性将蒋介石直接推向风口浪尖。自己则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一直坚持「三不」主意:不要权,不提议,不决定。

或许最后,他觉得蒋介石在宋美龄的帮助下已经大事已成,所以才选择明哲保身,导致老而无为。

话说方才经历了韬光养晦后的谭延闿,继而担任民国政府行政院长一职后,本应勤勤恳恳处理政务,却又懒得跟蒋介石争权夺利,干脆当个甩手宰相,整天舞文弄墨。但是,他在重大事件上从不糊涂。从全力支持孙中山创建民国,到积极推动南北统一,都有他的一份功劳。

1930年9月21日,谭延闿在观看一场跑马比赛时突然出现脑溢血,救治无效去世,享年50岁。他的陵墓离孙中山的不远,规模仅次于这位老战友。

谭延闿的身后事极尽哀荣。蒋介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3天,停止娱乐活动3天,给予治丧费1万元,并在国府礼堂致祭3天。其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国葬,蒋介石亲自执绋主祭。蒋介石撰写的挽联给予谭延闿高度评价:“持颠扶危,一片赤心在党国;忧时痛世,百万同志哭先生。”

0 阅读:1

最先锋

简介:话社会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