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上海遍地是黄金,工资高得离谱,可这话搁普通人身上,实在有点虚——翻招聘网站划半天,大多岗位标着“月薪7K左右”,真到

都说上海遍地是黄金,工资高得离谱,可这话搁普通人身上,实在有点虚——翻招聘网站划半天,大多岗位标着“月薪7K左右”,真到手扣完社保,也就刚够养活自己,省吃俭用才撑得住日常。28岁的小杨来上海三年,没高学历没技术,在街边餐馆做领班,招聘时写的月薪7K,扣除社保和公积金,每月到手才5800块。他租在郊区的隔断间,每月房租2000块占了工资近一半,房间小得转不开身,却已是他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住处。通勤靠公交转地铁,单程要40分钟,每月车费差不多300块,不敢打车,哪怕赶时间也只敢骑共享单车。吃饭更是精打细算:早餐在楼下摊买根油条配豆浆,5块钱搞定;午餐选15块以内的外卖,要么就自带前晚煮的米饭配咸菜;晚餐回到出租屋,煮把面条加个鸡蛋,成本超不过8块。偶尔馋肉了,会在菜市场买斤排骨,炖一锅能吃两顿,算着钱花的日子,他早习惯了。身边不少同乡和他一样,在工厂做普工、在超市当理货员,薪资大多在6K-8K之间,扣完杂七杂八,到手刚够覆盖房租、伙食和通勤,想攒钱难,更别说偶尔添置新衣服、请朋友吃饭。有次小杨感冒发烧,硬扛着没去医院,就怕花医药费,最后在药店买了几十块钱的药,躺了两天才好。但日子也不是全是苦的。发工资那天,小杨会给老家爸妈转1000块,听电话里爸妈说“家里一切都好”,心里就踏实;周末不上班,他会去免费公园逛逛,晒晒太阳看看人来人往,或者和工友拼单买些便宜水果,边吃边聊天;上个月餐馆生意好,老板发了500块奖金,他特意买了份炸鸡,配着冰可乐吃,觉得那是难得的痛快。其实普通人在上海过日子,哪能奢求大富大贵?没高学历没技能,就靠力气和踏实干活换收入,工资不算高,日子过得紧,但只要身体好好的,每天能吃口热饭,偶尔有点小开心,就够了——生活本就是苦中有甜,认真过好每一天,就不算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