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温度如何传递到台下,情感共鸣方能撬动心灵,打造一堂有温度的课

杨锐谈军事 2023-05-29 16:39:23

“心若不乱,又从何而来?”中航工业学院洛阳分院一名学生组指导员徐玉杰用“网络语言”来概括当前一些学生在思想理论课上的心理状态。徐玉杰比喻道:“新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就像是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车上的人都是有能量的。就像火车头一样,教育者在起到主导作用、把握前进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将“激情教育”与教室融合起来,激发每一节车厢、每一名青年学生的主体力量,在强大的同向力下,孕育出“加速度”,最终实现对学生的育人目的。”

我以前在新疆当过兵,那一年,我接到了大雪山的命令。当时好多战友都是头一次上山,即便是穿了一件厚羽绒服,也无法抵御冰天雪地的寒冷。我和另外一个人在路上走丢了,还好我记得队长说过,一直跟在一匹熟悉道路的战马后面,直到深夜我们才回到营地,差点被冻死。到了夜里,我裹着被子,浑身还没有感觉到温暖,心里很害怕。可是到了第二天,我们还是挺身而出,有好几个人为了这个‘探路’的名额大打出手。徐玉杰趁机请了一些学生上台,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演讲,他们说:“艰苦的环境,危险的工作,是对人最好的考验,也是对人最好的磨砺,我们要一次又一次的打破自己的“舒服地带”。

他站在讲台上,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徐玉杰而言,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打破隔阂,正是进入年轻学生心里的“暖心模式”。像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支队通过“激情教育”,创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室,并通过“青春之声”的专题讲座,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登上了舞台。当这堂课开始的时候,王昭庆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说着“缅怀先烈”“鼓舞人心”“扬我国威”之类的话,一颗颗“小火苗”在所有人的心里燃烧了起来。

有了热情,教室里就会多出一股澎湃的氛围;一场充满热情的思想教学,就会具有深刻的思想教学的威力。徐玉杰真心实意地说道:“一场好的思想课程,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首先要在课堂上产生共鸣。”

“各位同学,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困惑,不过在和张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后,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杨率兵率先开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假如任务区遭遇了一次车毁人亡的事件,您应该怎么处理?”“假扮反叛军队的车辆进入营地,进行自杀性爆炸,您应该怎么做?”随着一口带着古怪“腔调”的英语,突然出现在了讲台上,向众人讲述着他参与国际和平行动的切身体会。“在任务区,一般人是听不到英语的,因为在某些地方,英语很难理解。我说的话,连学外语的人都很难理解,更别说那些在前线工作的人了。”

短暂的休息后,张老师继续讲述他在第一线做过的一些工作,令人如痴如醉。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的力量来自于数以百万计的战场,我们的职业或许不同,但我们的责任和任务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打赢。

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学习标兵”徐佳曦,“训练标兵”付耀元,都站到了讲台上,详细讲述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听着,讨论得很热烈。

领队王冀叹了口气:“以往我们都是一窝吃,有些人根本就没办法填饱肚子,有些人根本就没办法消化。如今有了专门针对他们的“兴趣”班,他们的积极性也就高了不少。”找到了士兵们的心声,这种“分餐”式的教育,既有温暖,又有精确。在这个学生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班级。

0 阅读:0

杨锐谈军事

简介:每天更新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