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32天全歼印军,印度59年的噩梦,打赢后世界有啥反应?

振华振兴近代史 2024-04-07 18:29:0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2年,为保藏南边境安全,毛主席下令反击印度侵略者。

战前,没有人认为中国能赢,可中国却仅用32天就打了他们的脸。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仅用了4个团的兵力,就将印度两万大军打得屁滚尿流。

那么,中国军队到底有多神?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执意进一步加深边境紧张局势。

且彼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更是直接忽视毛主席释放出的和平信号。

在他的命令下,印度两万大军直接入侵我国边境,造成我军民32人伤亡。

甚至,印度还向世界宣布要将中国赶出藏南。

如此颠倒黑白,不知廉耻的印度。

毛主席在中央军委会议上,强调对印度的和平政策已经失败,尼赫鲁非打不可。

正所谓朋友来了有酒喝,豺狼来了有猎枪。

面对印度的无耻侵略,中央军委要求西藏军区张国华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关乎到中国西部边境的战略安全,以及中国国家领土主权安全,更是一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争。

所以张国华坚定地表示,这场战争一定赢。

可由于西藏军区兵力有限,仅能出动4个团,从其他地区调兵已经来不及。

如此一来,美苏两国以及各个欧洲列强国家都认为,此战印度必赢。

但这依旧改变不了我军捍卫领土的决心。

张国华还表示,就算是伤亡惨重也必须顶上。

就这样,10月20日,我军率先打响反击战第一枪。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

首战第一日,我军就在东段无人区奔袭一百多公里,奇袭了印度第7旅指挥部。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指挥部被端掉后,第7旅瞬间变成了无头苍蝇。

这也让我军找到了突破口,不费吹灰之力就消灭了大部分敌人,仅有少部分的印军在混乱中逃脱。

而在东段激烈的战斗打响一小时后,西端的解放军也向印军发动了进攻。

此时,负责西端进攻的是新疆军区。

该段的特点是地形险恶,几乎没有什么道路可以行走,全是陡峭的山崖和湍急的河流。

因此,这个地区并非印军的进攻重点。

所以,新疆军区仅用时不到半日,就将印度侵略者全部赶出。

东西段接连发出的捷报,令印度军队的自信心迅速土崩瓦解。

可偏偏尼赫鲁依旧不信邪,他仍相信印军是天下无敌。

与此同时,我军的自信心早已是空前高涨。

张国华甚至还笑着说,这是他参军33年来所获得最容易的一场胜利。

可见这场战争的难度是有多低。

张国华

而后的战事,也正如张国华所说,印军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麻烦。

所以我军仅用时不到五天,东段部队就轻松突破了印度军队布下的“麦克马洪线”,并成功占领藏南重镇:达旺。

这也是东段初期取得的重要战果。

这时,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我方手中,只要稍微一出手,印度剩余残敌就必定会灭亡。

但毛主席却在此时提出了和谈要求,这是毛主席释放的又一和平信号。

可尼赫鲁却已经输红了眼,他坚信印度军队只是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所以便再次拒绝毛主席。

并狂妄地对外宣布,印军很快就会将解放军击退。

这也让印度民众情绪沸腾了起来,纷纷报名参军,并集中物资前往边境。

面对印度全民高涨的斗志,尼赫鲁再度集结大军,伺机向我军展开反攻。

并且,印军更是试图用一场大胜,为尼赫鲁即将到来的生日庆贺。

尼赫鲁

于是,印军在11月10日对西藏军区阵地发动了闪电进攻。

但我军对此早有防备,仅用时三日不到,解放军就歼敌超过1200余人,让尼赫鲁的庆生宴变为了葬礼。

而好戏还不仅如此,等到17日,我军两个团再度出现在印军后方,这令对方惶恐不已。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军究竟是怎么做到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部队转移到印军后方的。

面对如此情况,印军再度自乱阵脚,为了活命,他们开始疯狂逃窜。

在逃跑的路上,全是印度溃逃士兵所丢下的武器装备。

此后,尼赫鲁再也不敢提起反击。

短短32天,印军被歼灭超过9000人,而我军仅伤亡2400余人。

此时,印军的心态已是濒临崩溃边缘。

只要毛主席一声令下,解放军就可以立马奔袭至他们的首都新德里。

毛主席

但就在外界都认为,印度或将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时候,毛主席却下令撤回了我军部队,并且将缴获的武器全数返还给印度。

主席的这一举动,令世界感到不解。

殊不知,这正是毛主席的高明之处,因为撤军有利于彰显我国是维护和平的一方,更是在道德层面令印度处于下风。

并且从大局考虑,若持续驻军边境,那么,若南部和东北部边境安全告急,我国就会陷入多面受敌的状况,这不利于我国安全发展。

况且中印战争结束后,西藏地区也开始进入雪季,一旦大雪封山,那么对于我军的补给也是一个不利的影响。

一旦陷入持久消耗战,对于正处于艰难发展时期的我国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以上一切考量,足以看出毛主席的大智慧,这是尼赫鲁永远都无法比拟的。

除此之外,这场战争也改变了整个南亚乃至于世界的格局。

战争前,西方与苏联两大阵营都是支持印度,在国际上,印度可以说手握多张王牌。

反之,中国则由于与苏联的关系恶化,而陷入了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僵局。

印度军队

可在战争后,这一切彻底改变了。

苏联在看到印度军队如此不堪一击后,也开始认为,只有我国才能够帮助他们对抗美国。

所以,苏联时任领导人赫鲁晓夫便开始表示,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是支持中国的。

而有了苏联的支持,我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上就可以站稳脚跟。

再加上美苏两国纷纷撤出印度,导致印度孤立无援,也不敢再挑起战争。

这让我国的国际压力急剧减小,有利于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这场失败的战争也令印度在国际上的声誉大打折扣。

所有人都认清了,印度不过只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在绝对实力面前,根本毫无抵抗能力。

此前,跟随美苏支持印度的一些国家,也开始重新审视与印度的关系,真可谓树倒猢狲散。

这一战,彻底将印度的气势打没了,从前,他们作为英国殖民结束后南亚的话事人,凭借着看似庞大的军队,在南亚地区一直稳坐霸主地位。

但是在战后,南亚局势急转直下,虽然印度依旧拥有强大的军队,可在这场滑稽的战役之后,周边小国对印度的忌惮瞬间减轻了不少。

失去了国际社会的支持,是印度在本场战争中最大的损失,而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彻底停滞,也与此战不无关系。

守卫边疆的解放军战士

可话说回来,印度到底是怎么拥有大好局面却又惨败的呢?

如何掌控战争局面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这方面,毛主席是世人公认的战略大师。

早在中印冲突之前,毛主席就通过分析国际局势变化,来确定了战争的走向。

战争正式爆发前,毛主席选择暂时按兵不动,这并不是因为解放军的实力不行,而是毛主席观察到国际局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1962年10月16日,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世界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古巴外海兵戎相见,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这也正是毛主席在等的时刻,因为美苏两国此时的精力全在古巴,根本无暇顾及印度。

所以这时候出兵,我国就会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

此前,美国与苏联的支持,正是印度挑战中国的底气,尼赫鲁看到了世界两大超级大国都站在自己身后,也误以为自己就是超级大国。

可他忽略了,战争最关键的是军队的战斗素养和指挥官的战略指挥能力。

在这方面,解放军可以说是顶级。

从这短短32天的战争,就可以看到,印度军队的战术执行混乱,各部队之间的缺乏呼应,一心只想着向前突进,毫无战术。

反观解放军,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人数数倍于己的敌人,并没有急于硬碰硬,而是利用地形因素,将印军分割,逐一击破。

战术上的差距是指挥官智慧的差别,这是无法弥补的,印军从一开始气势如虹,到后来频频溃败,这其中缘由,与战场指挥官脱不了干系。

从第一天起,中印战争就已经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印度国内民众在得知前线战事后,也从开始的狂妄,变为担惊受怕。

而这一战,彻底将印度的大国梦击碎,即便此后几任印度政府都想要令印度崛起,但他们始终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下。

中国成为了印度长久的噩梦,也成为了印度难以逾越的大山。

甚至在中印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印度都仍然在不断以中国为假想敌,多次试图挑起边境冲突。

但对此,我国始终保持克制。

这并不是我国害怕了,而是作为世界前三的军事强国,想要消灭印度军队,难度并不大。

但如果因此带来一些不利我国发展的因素,这是得不偿失的,毕竟,战争一直都不是我国处理危机的主要方式。

如果不到最后关头,我国是不会愿意让自己的战士们去面临流血和牺牲的。

并且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和平的守护者,我们不主动挑起争端,也不惧怕任何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敌人。

参考资料:

[1]孟庆龙.印度对1962年战争的认知与对华政策走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06):27-40.

[2]袁晞.六十年前的冲突和战争[J].人文,2021,6(02):242-254.

[3]刘征鲁.毛泽东与对印自卫反击战[J].坦克装甲辆,2017(20):51-57.DOI

0 阅读:8

振华振兴近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