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公,父母是孩子反抗的底气!看《第二十条》做个撑腰式家人

照理生活 2024-02-23 17:03:07

面对不公,父母永远是孩子反抗的底气!

为何《第二十条》是我心目中的元宵节“全家团建首选片”?因为这个电影不仅好看,也有很重要的普法意义,更重要的是电影真实的反应了老百姓现实生活。电影里主要出现了三组家庭,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对我们各有启发,我个人从中品出了这四点家人相处之道:

01教育孩子不一定要严肃,寓教于乐不香嘛!

影片刚开始就是韩明、李茂娟、韩雨辰这个三口之家打扑克牌的场景,很多爆笑台词都出自这个场景,像“你妈是皮蛋”、“爸爸是大王吧”等,但爆笑之后,各位家长观众也别忘了打这场牌的初衷:韩雨辰的爸爸想用这个方式促进和孩子的沟通,并引出了孩子在学校打架的事儿。

大家别小看全家一起打牌这件事,更别觉得打牌肯定就是不好的。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在她的家庭教育课中,就专门强调过,她们一家四口从孩子小学起就每周打一次牌。

在打牌的过程中,既促进了父母和儿女的沟通,轻松了解他们的近况和想法,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是非常好的亲子互动方式。

《第二十条》算是把这个知识点吃透了,各位家长划重点了,别以为教育孩子就一定要严肃,寓教于乐难道不香嘛!

02 家人最应该做的,是让对方感受到被爱和被支持

还是韩雨辰一家,他在学校因为见义勇为打伤了教务处主任的儿子,主任也不依不饶地,甚至要起诉他。

但看过《第二十条》的都知道,韩雨辰是出于保护同学的目的出手的,如果完全否定了他的行为,那孩子必然很受伤且三观尽毁,以后可能都不会再见义勇为了。但如果听之任之,那孩子毕竟是打断了同学的鼻子,这样把握不住度的出手也是很危险的。

所以我们看到李茂娟和韩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晓之以情,一个动之以礼。妈妈李茂娟不仅给予了韩雨辰充分的关心,而且当着教务主任的面为儿子发声,肯定他“是见义勇为”。爸爸韩明则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孩子科普,让他认识到帮人也要考虑到后果,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

谁懂啊,这种家人之间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换成家里任何一个人出现状况,这种方式都适用,学做撑腰式家人!

03 孩子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肯定有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对《第二十条》里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和他的女儿丫丫印象深刻。

张贵生因为帮助车上被骚扰的女孩而见义勇为,不小心打伤了两个小混混而被判刑三年,出狱后他坚持上访,想讨回公道。最开始我还感慨这个司机真的很坚强,然后后来医院里那场戏我才知道,这些年来是丫丫坚决支持他,并为他写了厚厚一沓上访材料。

丫丫坚信正义的光一定会到来,看得大银幕前的我无比感动和震撼。

这个情节也深深点醒了我,不只是我们能教育和引导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同样可以给予我们精神能量。别小看孩子,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和聆听吧~

04 你们有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的决心吗?

郝秀萍一家也是《第二十条》的重要故事线。

最开始看到郝秀萍和女儿娟娟出镜时,我心里感觉特别悬,一个听障母亲带着同样听障的女儿,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还被恶势力追踪,这能顾得上给丈夫辩护如此凶险的案子吗?王永强大概率没希望了吧,我绝望地想。

然而,郝秀萍是如此坚强,她坚决不在“和解书”上签字,坚持为丈夫是“正当防卫”而奔走,更决绝的是,她不惜以死明志,救这个家。也正是因为她的坚韧,丈夫终于等来了清白,这个家也终于看到了光明。

这对夫妻的关系让我想到一句话:“如果出现了问题,那应该是我们一直对我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对方身上找问题。”这对夫妻处于社会最底层,却依然能够在危机时刻不离不弃、抱团取暖,并最终成功克服了困难,值得每一对夫妻反思学习。

说真的,咱们中年人挺别扭的,对外人客客气气、大大方方,到了自己家人身上就各种挑三拣四、说话带火药味儿,《第二十条》不仅是一部极好的普法片,更为我们做了一个完美示范,让我们看到了如何与家人和谐相伴。

马上周六又逢元宵节,如果你还没看《第二十条》,或者还有某位家庭核心成员没看,我建议你们务必、一定要一起走进电影院。这个周末,全家团建首选《第二十条》,安排!

1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02-24 07:46

    水军再不登场,20条就得排在熊出没后面了,这让老谋子情以何堪!张艺谋团伙水军谁比得了,满江水超越流浪地球的手段已经领教过了!厉害!电影界的扛把子!这段时间似乎一直逮着贾玲的电影贬低,推测贾玲出道晚根基浅,明知受到侮辱也不敢还嘴;沈腾团队出道较早,其根部有可能依附于某些超级大老板,老谋子不太敢惹!

照理生活

简介:专为民生分享实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