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爷骨密度似三十岁,医生坦言:他的4个生活习惯,值得借鉴

莉雅知识说 2024-04-24 09:11:11

骨密度,又被誉为骨骼矿物质密度,这一指标对于评估骨骼的坚韧度和健康状况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它反映了骨骼中矿物质,特别是钙质的含量,是决定骨骼是否强健、能否承受外力冲击的关键因素。人的骨骼强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命的进程经历着起伏变化。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到朝气蓬勃的青年,骨骼在不断地生长和发育,骨密度也在这一阶段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身体的成长,骨骼需要承受越来越多的重量和力量,因此骨骼内部的矿物质含量也在逐渐增加,以保证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而当人们进入25-35岁的年龄段时,骨密度通常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状态。在这一阶段,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已经基本完成,骨密度也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然而,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开始逐渐下降。特别是在35岁之后,骨骼中的矿物质开始逐渐流失,骨密度逐渐降低,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随之减弱。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中老年时期容易出现骨折等骨骼问题的原因。因此,及时了解自己的骨密度状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步入中老年阶段的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01

当骨量丢失时,身体会发出4个报警信号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在一生中将会遭遇骨质疏松的困扰。

令人痛心的是,骨质疏松一旦发生,其进程往往难以逆转。尽管有治疗的可能,但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当身体出现4个警报时,需引起重视。

疼痛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腰背痛,这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占比高达70~80%。这种疼痛往往从脊柱中心向两侧扩散,位置难以精确,尤其在久坐、久站或清晨醒来时,疼痛会加剧。

驼背

骨质疏松还会导致患者的腰胸椎压缩、变形,表现为驼背现象。这不仅是老年人身高变矮、身形佝偻的原因,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明显标志。

骨折

骨折常发生在脊柱、髋部、前壁远端等部位。一旦发生骨折,老年人的恢复速度会大大减慢,甚至可能导致残疾。

其中,髋部骨折尤为严重,其致残率、致畸率超过50%。患者在骨折后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这进一步增加了患上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

呼吸功能受损

当患者出现胸部压缩性骨折时,脊椎后弯、肺活量减少,导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的病情。

02

68岁大爷骨密度似三十岁,医生坦言:他的4个生活习惯,值得借鉴

盛大爷已经68岁,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骨骼强健。在最近的一次定期体检中,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显示,盛爷爷的骨密度WHO分类正常,完全没有骨折的风险。

医生们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因为盛大爷的骨骼状态宛如一个30岁的年轻人。众所周知,骨骼的健康并不仅仅取决于先天条件,后天的保养同样至关重要。

那么,这位68岁的盛大爷是如何保持如此优秀的骨密度呢?这全得益于他坚持做到了以下四件事。

注重营养补充

他深知骨骼生长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钙和维生素D。为了确保这些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他每天都会精心安排自己的饮食,确保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此外,他还注重蛋白质、维生素K2等其他营养物质的补充,以满足骨骼健康的需求。

坚持科学运动

他明白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无论年龄大小,运动都能为骨骼带来裨益。因此,他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了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快走、太极、深蹲等。每周保持3-4次运动,每次约30分钟,既不过度锻炼,又确保了足够的运动量。

戒烟戒酒

他深知吸烟和饮酒对骨骼健康的危害,因此他下定决心戒掉这些不良习惯。即使有时难以完全戒除,他也会严格控制自己的摄入量。

多晒太阳

他知道阳光是获得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因此,他会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抽出5-10分钟的时间晒太阳,每周2-3次。

12 阅读:4609

莉雅知识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