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传说、专员宴会、湘军后裔老婆:民国喀什的宗教与民族融合

浪里沙民国史 2024-04-28 22:29:16
编者按

喀什(喀什噶尔的简称),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东临塔里木盆地,西依帕米尔高原。作为横跨亚洲大陆间一片肥沃的绿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点;在南疆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到喀什,人们必然想去香妃园,去了解香妃这个在文艺作品中美艳、忠贞的传奇人物。1946年,一个去喀什调研官员(即作者)受到喀什军政要员的隆重接待。先有阿专员安排的歌舞宴请、香妃园一游,一位自称香妃七世孙的守墓人为作者“揭秘”香妃身世之谜。后有杨军长营房里宴请,作者借机记录了一位湘军后代在喀什为官的人生感叹!

1946年的喀什社会是什么样呢?借助本文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喀什噶尔鸟瞰,1920s

7月27日 晴 宿喀什

疏附即喀什噶尔,维语“喀什”义为花砖,“噶尔”义为屋子,合起来意思即“花砖建造成的屋子”。疏勒即汉城,疏附即回城,相距仅九里。疏勒多汉人,城中维族女子亦多不戴面纱;而疏附最保守,女多戴黑纱,宗教色彩极浓厚,民族成见亦最深刻,盖喀什噶尔本系新疆伊斯兰教之发祥地,为维吾尔人之XX也。

示意图

自灭日宫以西,仍沿着山麓行,至阿图什,此地多泥土,并非如前两日所过的,尽是石山沙地。经过一个谷地后,即是喀什城,水草之肥美,城郭之雄伟,为南疆第一。上午十时抵达喀什,正值喀什各界开会欢迎于院长,各机关首长及人民,因此不知道我们视察团已于此时到达。

下午赴喀什报社,适逢雷社长前往省城迪化,由编辑章天铎君代理社务,谈及社方情形,章君表示财力、人力俱感缺乏。

河畔起舞,1947

晚上赴警察局参观舞会,于右任院长等亦在座,舞台上有一方丈大的油画幕布,画景层次清晰,调色亦佳,听闻系一位喀什青年画家所作。维族人居室或公共建筑,都有壁画,画者都未经训练,然而艺术天才,在在(处处)可见。是晚演员技艺及道具布景,较所经各地为佳,盖喀什系维族故都,文化程度较高也。

维族人喜欢画森林原野,歌舞多系男女相恋之情调,因为维族人生长于草原绿洲,原始的民族文艺,当不免为自然之陶醉于男女青春之乐的尽情享受。一如中国诗经时代之“桑间水滨”“怀春好逑”也。

7月28日 晴 在喀什

十一时赴喀什专员阿卜都克日木之宴会,席设于中院葡萄架下,旁边有音乐伴奏,有菜三十余种,自十二时吃至下午四时,院前有歌舞。酒过三巡,离开席为舞,载歌载舞,且谈且饮,悠游宴乐之盛,充分表现高等维族人之舒适生活。

出阿专员家赴香妃墓,会晤守墓人——香妃兄弟七代孙乌拉毛,开门入庙,有轮旋转梯级通达庙顶,仅可容身,顶作圆穹,墓在室中,宽广三丈,高约三丈,与哈密国王墓同样大,惟建筑较佳,顶系绿色琉璃土砖砌成,墓建于70年前之夏帕克时期,为南疆第一建筑物。

据他讲:香妃本名“麻木衣兹”,和平宽大之意,父亲名穆默提王细甫和卓木,有学问,自乌兹别克之三马拉罕去喀什,去麦加圣地朝拜,得到穆圣(穆罕穆德)托梦,命赴中国(内地),曾住在北平(北京)两年,于返回新疆途中,娶哈密麦来哈木鲁别克和卓之女锁来汗,生下香妃。

香妃生有异香,故名香妃。4岁随父经吐鲁番返回喀什,途中前后五年,在吐鲁番与兴修水利,香妃抵达喀什已经9岁。香妃22岁时,适逢中亚的张格尔汗入侵,掳掠香妃,婚后一年,中原军来征,败张格尔汗,香妃又被掳掠入京,在京15年,38岁死。

又云每年5月15日至6月15日,各地来拜谒香妃墓者甚多,女子求夫、求子,或有痛苦事,哭诉于香妃墓侧,一夜获得释怀。

入门右角尚有木轿及旌旗,轿子上有“感圣恩”三个字,云系香妃由京返回新疆时物品,然而绝不可靠。一是因为木桥等物太粗略,不似宫中物;二是因为“感圣恩”三个字,含义甚俗,而书法又卑劣。

香妃园,1947

墓的右边有一木柱,说是140年前之物。内有大小墓10余冢,香妃系右角一小冢,其余皆其先人或后代,香妃无后裔,兄土尔地和卓木,有子孙。乌拉毛又说,有维文香妃历史抄写本。香妃生前用具现在封藏于庙内,只是钥匙在维文会,故不得启视。我在墓后留一影,走出庙,乞讨要钱的人环立于四周,我给了新币1000,令散发给这群乞丐。

7月29日 晴 在疏勒

11时去疏勒,赴杨军长之宴,席设在骑九旅旅部,原为营房,有大厅,建于光绪十三年,系湘军将衡阳谭上连(1840—1890,左宗棠于光绪二年委派谭上连为先锋官从酒泉进入新疆,毙敌2000余名,生俘1200余名,直捣托克逊城,打开了南疆门户)所建,栋梁上书“头品顶戴新疆全省提督军门总统西四城马步各军骑都尉 世职伯奇巴图鲁谭上连” 等字样。

疏勒城门前景,1947

是晚疏勒县政府李定济老先生来谈,李先生是湘乡永丰人,湘军将领李祥和(同治六年,阵亡,赐恤,谥武壮。)之孙,于宣统元年来新疆,已68岁,幼年与湘乡老革命党人陈荆先生友善,略通诗书,自云少时亦有报负者。来新疆本系游历,动辄为友人所留,任官30年,屡有积蓄,屡因变乱而破产,导致不得回乡。去年改做酒店,并从事医药工作。娶本地维汉混血女,生一个女儿,年17。原籍也有子孙,拟明年返湘。出示和友人诗,抄录如下:

禹甸平成足壮游,问君奚自困边楼,心随皓月归湘浦,人共黄花老塞秋,蜀道登天嗟世路,尼山逝水叹川流,彼苍生我缘何意,总是新愁胜旧愁。

诗中禹甸(代指中国)平成句,系指左宗棠用兵新疆之后,湖湘子弟相率西来。壮年出关,人老风沙,访其人读其诗,慨叹久之。

《香妃》剧照,1940

问李先生以香妃遗事,他说民国十三年(1924),有德禄兄弟二人由北京来喀什,自称系香妃后裔,要求分香妃庙产,当时杨增新外甥陈汝彬任疏附县知事,答应了这要求。德禄抵达喀什后,稍微能说维语,其兄抵达喀什不久返京。二十二年南疆变乱,陈汝彬派德禄赴莎车与叛民谋求调解,后来陈汝彬死于泽普。德禄胁迫陈的妻子与其结婚,不允,陈的妻子服毒而死,后来德禄也死于XX人之手。

陈少甫《现代》1947年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谢谢点赞、评论和关注

0 阅读:26

浪里沙民国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