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刚刚 菲律宾正式宣布 11月11日,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最新通报,台风“

就在刚刚 菲律宾正式宣布 11月11日,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最新通报,台风“凤凰”已致当地6人死亡、超235万人受灾,全国闹了379处洪水,4000多间房屋受损,426个市镇断电、30个市镇断通讯,1000多个地方停课、800多个地方停工,场面简直一团糟。 一位救援人员说:“我们开着车往里冲,可地图上这些地方已经‘消失’了,没人知道里面还有多少人被困,有没有重伤员,只能靠人力一村一村地找。” 这种“失联”,比洪水本身更让人窒息。 停课停工看似是常规应对,可背后是普通人的生计焦虑。1000多个地方的孩子没法上学,不是因为懒,是因为教室进了水,书包泡在泥里。一位妈妈说:“孩子在家,我没法去打工,可房租、伙食一样不少,这日子怎么过?” 更难的是那些靠日结工资过活的工人,工地一停,当天就没收入。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在菲律宾,很多人一天挣的钱只够吃两顿饭,停三天工,全家就得挨饿。” 灾难面前,穷人的抗风险能力太弱了。 这场台风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防灾体系的短板。菲律宾每年都要经历二十多场台风,按理说早该“久病成医”。可为什么每次还是洪水泛滥、电力中断、房屋倒塌?一位工程师指出:“很多房子还是用轻质材料搭的,地基浅,一遇水就塌;电线杆还是老式的,风大一点就倒。” 这不是天灾太猛,是基础设施太脆弱。就像有网友说的:“年年都来台风,年年都这么狼狈,难道不该提前加固桥梁、升级排水系统吗?” 但灾难中,也总有人性的光在闪。在宿务,一群大学生自发组织皮划艇队,一趟趟往被困居民家里送水送粮;在马尼拉,小餐馆老板免费煮了上千份热饭,说“大家先吃饱,再想办法”;邻里之间也互相照应,谁家有发电机,就让老人孩子去住。这些微小的善意,像黑夜里的一盏灯,让人看到希望。 可我们也得明白,光靠“人定胜天”的精神,撑不起真正的安全。真正的防灾,是平时就把堤坝修结实,把排水管网铺到位,把应急物资存够量。是让每一所学校都有避难功能,让每个社区都有预警机制,让每次台风来前,人们不是惊慌,而是有序应对。 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伤亡和混乱可以减少。菲律宾这次的遭遇,不只是一个国家的痛,更是所有台风频发地区的警钟。我们敬畏自然,更要提前准备。别再让“年年抗台”变成“年年重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