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明天,11月10日,两个信号落地
创业板指数快到3208点了,离前高很近,但成交额却从八月的8800亿掉到5000亿出头,缩水超过四成,这不是普通的调整,是资金在转移方向,新能源和科技股还在涨,但买的人变少了,北向资金动不动就净流出二十多亿,这种涨得高、跟的人少的情况,在A股历史上经常是诱多信号,特别是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概念股。
上证指数的几条均线分得很开,5日线、10日线和20日线之间距离大,说明之前涨的时候赚到钱的人多,但最近买进去的都被套在高位,从过去的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多半会进入震荡阶段,深成指就不太一样了,它连续七天在12965到13805这个区间里小幅波动,上下幅度非常有限,几条均线几乎粘在一起,季线还在慢慢向上移动,看起来像是在等待突破的机会,一边是估值偏高但还没跌下来,另一边是波动低但蓄势待发,机构资金正在蓝筹股和成长股之间做选择。
政策确实让人感到温暖,商务部暂停了稀土和超硬材料的出口管制直到2026年,海关也重新允许几家美国企业进口大豆,国务院发布新文件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福建还对算力企业提供补贴,最高达到五十万,按理说这些措施应该让市场兴奋起来,但半导体和磷化工这些直接受益的板块只上涨了一两天,之后就没有动静,投资者不是不相信政策,而是更关心这些政策能否真正带来利润,光靠喊口号是不够的。
北向资金上周流入六十八点五亿,主要买入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但持仓变得更集中,风险其实加大了,融资盘在万向钱潮这类股票上加杠杆,表明部分散户开始敢于冒险,可波动率指数依然处于低位,涨停的股票稳定在六十多家,炸板的情况却增加了,这显示市场存在分歧,大盘股依靠外资支撑,小盘股借助杠杆炒作,整体未能形成合力,更麻烦的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到百分之四点二,中美利差缩小,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下降,美股那边的英伟达和特斯拉也在下跌,拖累了A股科技板块的情绪。
行业内部正在重新洗牌,半导体因为DDR5可能涨价所以有人买入,设备和封装环节却没什么动静,磷化工的供需情况有所改善,但大家不认为能够扩大生产,电网设备受到“825政策”的关注,但没有形成主线热点,新能源领域中储能获得支持,光伏却被嫌弃竞争太激烈,板块轮动就像电风扇一样转得很快但不稳定,资金现在不再炒作概念,而是寻找那些能看见订单、能够提价、毛利率确实在好转的公司,市场正从讲故事转向看财报。
现在这个阶段很考验耐心,大盘表面热闹,底下却有暗流,外资在高位减持仓位,内资在寻找确定性机会,散户在做短线交易,政策给了方向,但市场需要时间消化,与其盯着指数上下波动,不如去看哪些行业真的有订单落实,哪些公司的毛利率在改善,别被表面的热闹迷惑,真正的机会其实藏在那些不声张、但账面数字在变好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