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厦门几个新城规划,谈人的局限性(二) 注意: 1957年,4月,同安灌口归属厦

从厦门几个新城规划,谈人的局限性(二) 注意: 1957年,4月,同安灌口归属厦门;7月成立郊区办事处,8月同安县归属厦门;10月,海澄县海沧、新垵归属厦门;——60年前,厦门的区域面积及相对于现在的面积; 1968年,9月,郊区办事处改设为郊区;——岛外提升行政级别; 1970年0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被短暂划拨走,1973年,重新划拨归厦门管辖; 1978年,9月,由郊区析设立杏林区; 小结: 第一点 1978年以前,现在的湖里区、岛外(不包含同安县)统称郊区,:1957年设立郊区办事处;1968年设立郊区;1978年,设立杏林区(后并入集美区); 第二点 1987年,才由郊区析设集美区、湖里区; 第三点 而海沧、东孚,到了1995年才并入杏林区,2003年改称海沧区; 第四点 1995年,同安区成立;2003年同安区析设翔安区; 思考: 为什么直到,1968年,郊区办事处改设为郊区? 为什么,1970年,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 为什么70、80年代宁可填海造地,也不向岛外发展? 为什么80年代的时候,市政府迁移不考虑迁往岛外的方案? 为什么行政区域划分直到20003才相对稳定? 因为,从辖区的划分,行政级别,就知道,厦门市政府从来、根本就没考虑岛外! 这就是人的局限性,不是某个人,是一个群体性的局限性。 第一 1957年,为什么以当时的基础建设,交通工具,会以版图的角落,管理如此大的一个区域,难道没有顾虑? 第二 从发展规律而言,如此大区域面积,为什么不早点着手规划中心点? 第三 把岛屿作为中心,交通极其不便,难道不知道吗?华侨领袖陈嘉庚1949带头推动,1953年厦门海堤建设开建。之后近40年时间,厦门与岛外的联系的陆路通道,就只有这个汽车、火车两用的海堤。 局限性在于——居安难思危! 要做出战略规划,需要三点:前瞻性、魄力、执行力 由于历史原因,鼓浪屿和中山路一带,是厦门的核心区:商贸、医疗、教育、行政办公、等等都在鼓浪屿区和思明区、开元区; 这种前瞻性,在于,1957年前后的时候,就需要着手,在现在的集美区,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作为岛内岛外的重要衔接。 人的局限性——为什么要离开舒适区? 我相信,1960年代,就有厦门人能看到,要在集美做系统性规划,但是,他的声音不会被太多人听到,因为大部分人不会理解。 即使这个人是这个城市的一把手,也未必能推动这个项目成功——大部分中层不会接受这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