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太大了!重庆,一老人在山上摘了些野蘑菇,吃了两顿后没出事,就又去山上摘了点,结果和家里人吃完后没多久,竟都开始上吐下泻,送去医院被诊断为中毒,而老人因病情严重,还没脱离生命危险... 网友:花钱买教训,拿命赌馋嘴! 事情发生在 9 月 15 日,重庆南川的王先生一家七口围坐在餐桌前,桌上是老人刚从山上采回来的野蘑菇炖汤。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三天吃这种白白胖胖的 “美味”,谁也没想到危险正悄悄逼近。当天下午两点,第一个中毒症状出现了,王先生的妻子突然捂着肚子直冒冷汗,紧接着开始剧烈呕吐。不到半小时,家里的老人、孩子都陆续出现同样症状,一家人互相搀扶着冲进医院时,连走路的力气都快没了。 南川区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看到这家人的症状立刻警觉起来 —— 集体呕吐、腹泻、电解质紊乱,这是典型的食物中毒表现。更让医生揪心的是,60 岁的王先生不仅有基础病,还出现了急性肝损伤和肾损伤,血压一度降到 60/40mmHg,直接被推进了 ICU 抢救。他的女婿邓先生后来回忆,“当天我在上班没吃,回家看到全家都躺在医院,岳母连话都说不出来,两个孩子吐得脸都白了。” 这场危机的幕后黑手,是一种叫 “大青褶伞” 的毒蘑菇。据野生菌类科普博主 “鸡枞猎人” 介绍,这种蘑菇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广泛分布,尤其喜欢长在公园草坪、小区绿化带甚至垃圾堆旁,外形和可食用的高大环柄菇几乎一模一样。但它含有肝脏毒素、神经毒素和胃肠毒素,即使煮沸三小时毒素也不会分解。更危险的是,它的中毒症状有 “假愈期”,初期呕吐腹泻可能短暂缓解,但毒素会在 24 小时后集中攻击肝肾,引发多器官衰竭。 为什么头一天吃没事,第二天却中毒了呢?“鸡枞猎人” 分析,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第一次采摘的蘑菇里混进的毒蘑菇较少,人体免疫系统暂时扛住了。第二种更可怕,毒素在体内悄悄累积,就像往杯子里倒水,第一次没满,第二次再倒就溢出了。王先生一家很可能就是第二种情况,他们连续三天食用,毒素浓度超过了身体的极限。 这场悲剧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说 “颜色不鲜艳的蘑菇也能致命”,有人分享自己误食毒蘑菇的经历。但最让人警醒的,是一位医生的评论:“每年我们科都要收治几十例毒蘑菇中毒患者,很多人以为凭经验能分辨,结果都躺在了 ICU。” 事实上,我国已知的毒蘑菇有 480 多种,其中 40 多种能致命,而大青褶伞是胃肠炎型毒性最强的一种。 面对这些数据,很多人可能会问:“那用手机 APP 识别总可以吧?” 但 “鸡枞猎人” 泼了冷水,他说自己曾用 10 种主流识别软件测试大青褶伞,有 7 次给出了错误结果。最可靠的办法,是查阅专业图鉴如《中国西南地区常见食用菌和毒菌》,或者在网上发布高清照片求助,但即便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安全。 如今,王先生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需每周做两次透析。他的女儿在水滴筹里写道:“爸爸总说山上的蘑菇新鲜,没想到差点要了全家的命。现在每天看着 ICU 的账单,才明白什么叫‘一口蘑菇一套房’。” 这场灾难不仅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 在大自然的馈赠面前,我们永远需要保持敬畏。 你身边有没有人因为误食野蘑菇而遭遇危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真实案例,避免悲剧重演。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2025 年 9 月 18 日报道《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60 岁老人住进 ICU,科普博主:吃的大青褶伞有剧毒》;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 年 6 月发布《大青褶伞,雨后的 “美丽陷阱”》。
“永远不要尝试挑战人性!”一中年男子最近失业,和妻子打视频,本想着逗一逗妻子,如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