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治一44岁女性,反复腰痛多年,再发1周。我连问了她两遍,你是81年的吗?你真是81年的吗?她说是的。她沧桑的脸上满步斑点和皱纹,发际线严重后退,至少比实际年龄显老10岁以上!我说你做什么工作啊平时,说厂里干体力活的,没有休息,天天干,天热出汗多,吹冷空调,吃冷的,脉紧舌润,此外感风寒,表卫不固,营卫失和,虽暑天高温40℃,亦不忌热药,予桂枝加葛根汤。
我开药期间,她不停地瞅电脑,我知是怕药贵,开完问我,开了几付?五付;要多少钱?不贵,且走医保卡,你卡里还有余额。她小声嘀咕,余额也是俺的钱!我大声说道,我知道你拮据,我能坑你吗,老乡!我开的药很便宜了……她道谢而去。
后面她又回来复诊,说疗效还怪好哩,再追加几付吧,以后再腰疼直接来抓中药,以前在西医那里这样查那样查,最后也是止痛药,疗效还不好,没想到中药还快还好。
唉!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没有一点快慰,时代的一粒尘,普通人的一座山。她能不想坐在空调房里养尊处优吗?她想像个男人一样扛活吗?她想和医生掰扯钱的事吗?她没办法,她就是没钱啊!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我知道人穷志短那种悲哀[泪]
我最近分析,还有什么人群能坚持看中医呢?
一是退休族,有稳定的退休金,儿女也不大拖累,年纪大起来,小毛小病多,对健康既重视也有经济实力投资。但这种大多数是本地患者,树大根深,往往有相熟的中医,甚至是一家几代人看的,他们不大找外地的年轻医生,没有交集的。我的患者中有很少部分是这种,原因是他们儿女在互联网上认识我,觉得我挺好,积极安利给长辈,这种很难得的,我都非常感恩,这种儿女在家庭里有很高的威信,父母才能被他们劝动,难得啊!
一是年轻的上班族,由青年向中年过渡,有固定收入,可能还没成家立业,或者成家立业以后父母能帮衬,经济不拮据,相对来说拖累少,上班、加班损耗了身体,健康意识强,愿意找中医调理。
一是妇女儿童,再苦不能苦孩子,中产但凡有一点余粮,娃娃的身体是首要保护的,儿童看看,妈妈往往也跟着调理,这是很大一个人群,背后有无数老黄牛一样的爸爸和退休金充足的爷爷奶奶。我不钻研儿科病,所以我的患者里基本没有这类型的。
一是更年期人群,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期间,身体很难受,无论有钱没钱,都得看,有钱的规律看,没钱的偶尔看。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非常非常多的技能,因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五脏六腑,都交织在一起,很棘手,人往往就开始真有病了!
85后、90后都是有点不幸的,事业黄金期赶上经济下行期,正值壮年,却连时代红利的尾巴都没薅住。我的应对之策是,继续学习,更大力度投入学习,读经典,读医案,把基础再夯实一点,有病就认真看病,没病就努力读书,书多着呢,永远不能认为书读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