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品全国罕见!”男子离异后1岁女儿判给前妻,从此再无交集!不料,23年后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8-11 12:37:43

“这样的人品全国罕见!”男子离异后1岁女儿判给前妻,从此再无交集!不料,23年后男子去世,哥哥竟不顾反对“千里”寻亲,主动将弟弟的2套房和存款转到素未谋面的侄女名下!网友:人间自有真情在! 主要信源:(经视直播——弟弟不幸离世后,哥哥千里寻找失联23年的侄女,已归还两处房产) 李建平的弟弟李国平在长期重病后,于2024年4月离世。 李国平生前的最后日子由哥哥李建平和嫂子照料,但疾病终未留情。 葬礼由李建平的儿子操办,他代替叔叔的亲儿子身份送完最后一程。 李国平身后留下两套房产和十几万元存款,总价值超过百万元。 遗产的归属问题随之浮出水面。 李国平早年曾在郑州成家并育有一女,但女儿周岁时便与前妻离婚,独自返回武汉老家,父女间失去联系长达23年。 由于李国平离异后单身至终老,部分亲戚认为长期照顾他的李建平理应继承遗产。 有人私下劝说:"那个闺女没尽过一天孝,凭啥得遗产?" 还有亲戚直白提醒:"钱进了你口袋,你家日子也好过些。" 李建平夫妻每月领着基础工资,生活确实不宽裕。 面对亲戚的劝解,李建平始终没有松口。 他反复强调:"法律上讲,亲闺女才是第一继承人。我是她大伯,不能吞这个钱。" 妻子也支持丈夫:"不是我们的钱,拿了心里不踏实。要是能找到侄女,家里还能多门亲戚。" 两人达成一致:必须找到弟弟的亲生女儿。 寻亲行动从整理线索开始。 李建平翻出弟弟的旧物,联系到几位老友。 一位退休的供销社职员回忆,李国平前妻叫周慧兰,曾在棉纺厂工作,但对她的去向一无所知。 线索中断后,李建平在寻亲网站登记信息,并三次实地探访。 有次在派出所查档时,民警提醒:"二十多年没音信,孩子可能早随母姓了。" 这让寻人难度倍增。 亲戚们的不解持续发酵。 家族聚餐时,有位表亲当面质问:"花这么多路费找人,图啥?钱留着给自家儿子买房不实在?" 李建平的儿子也私下劝过父亲:"叔的存折密码您都知道,悄悄办个手续谁也查不着。" 但李建平摇头:"你叔临终前说钱随我处置,可人得有良心。" 就在寻亲陷入僵局的时候,2025年3月好消息接踵而至。 某公益组织比对信息时,发现有个叫"周雨桐"的姑娘与寻亲信息吻合。 经街道办核实,周雨桐的生父确为李国平,生母周慧兰十年前病故后,她由姨妈周慧芳抚养。 《非婚生子女继承权解释》中明确:生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不因抚养关系变化而消灭。 在郑州某老旧小区,李建平见到刚下课回来的侄女。 姑娘鼻梁的弧度与弟弟年轻时照片一模一样。 周慧芳抹着眼泪讲述往事:妹妹周慧兰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因乳腺癌去世时雨桐才十一岁。 她掏出一张泛黄的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栏里写着"女儿由女方抚养"。 李建平当场将存有13.8万元的银行卡塞进雨桐手中。 银行卡密码是弟弟生日。 房产过户需本人办理,他叮嘱姑娘:"暑假来武汉,大伯带你去房管局办两套房子过户。" 社区工作人员后来透露,其中位于汉口的老房正在旧改范围内,市场估价约八十万元。 这事被《楚天都市报》报道后引发热议。 网友"江城老会计"算过账:"李家夫妻月收入加起来不到六千,百万够他们挣十几年。" 当地街道办主任在民生座谈会上提及此事:"李建平的行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但更多邻居的评价很朴素:"老李这人轴,认死理。" 周雨桐正在郑州读大四,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她后来在手机备忘录里写:"这笔钱会用来还姨妈垫付的学费,剩下的存着当首付。" 李建平夫妇多次邀请她春节来武汉团聚。 有次和邻居闲聊时,李建平露出笑容:"以后家里煮饺子得多包二十个,孩子们爱吃。" 当遗产风波彻底平息后,当初反对最激烈的亲戚在家族群里发了条消息:"建平哥这事办得讲究。" 李建平的儿子也开始主动帮雨桐查询武汉的就业政策。 社区网格员发现,李家最近频繁收到从郑州寄来的包裹,有时是二七塔的糕饼,有时是新郑的红枣。 李建平的手机里存着两张并排的照片。 左边是1999年弟弟抱着周岁女儿在郑州公园的留影,右边是2025年清明扫墓时,穿着牛仔外套的姑娘在叔叔墓前鞠躬。 两张照片相隔二十六年的风风雨雨,最终被一个普通工人的坚持重新粘合在一起。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77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