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为什么现在集体放弃新能源汽车了? 全球汽车市场风起云涌,西方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突然转弯,让人捉摸不透。苹果十年投入后撤退,欧盟禁售燃油车目标摇摆,美国补贴即将到期,这是否预示着他们集体后退? 新能源汽车产业本是全球共识,西方国家一度热捧。美国从2022年起提供7500美元税收抵免,刺激EV销量增长,到2025年上半年,EV市场份额达9%。欧盟设定2035年禁售燃油车,德国等国补贴推动电动化转型。苹果2014年启动泰坦项目,目标打造自动驾驶电动车,与特斯拉竞争。欧洲车企如大众、奔驰加大投资,计划2030年EV占比超50%。中国起步虽晚,但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销量从2023年突破1000万辆,到2025年上半年占市场53%,出口强劲。 西方这些举动本该引领潮流,可2025年形势逆转。美国税信用将于9月30日结束,国会批准法案终止EV激励,福特、通用缩减电动车型产量,转向混动。欧盟2025年放松CO2标准,允许三年平均计算排放,车企可少卖88万辆EV。德国汽车协会呼吁审视禁令,EV注册量2024年降27%后,2025年6月欧洲新车销售跌5.1%,EV份额停滞20%。苹果2024年2月终止项目,因技术瓶颈和市场压力。法国、意大利车企跟进延后转型,基础设施滞后、消费者担忧续航和充电便利性加剧问题。 中国产品价格优势明显,比亚迪等出口欧盟虽降30%,但整体势头不减。这些变化并非彻底放弃,而是战略调整。技术难题如电池耐寒、算法优化未解,经济压力下补贴结束导致需求疲软。全球EV展望2025显示,西方增长放缓至13%,而中国引领趋势。西方车企承认不赚钱,推迟计划以止损。宁德时代董事长表示,欧美未回归燃油车,只是暂缓电动化。汽车未来仍是电动,中国发展为他们带来压力,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符合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需求。 而石油资源有限,发展EV减少尾气排放,顺应全球变暖应对。国家补贴、充电桩建设让老百姓买得起,用得省。锂电池企业占全球前十多数,奠定坚实基础。这不只顺应时代,还为长远布局。西方调整源于自身难题,中国应坚持自主路径,避免被外部政策干扰。
给西方递刀子反刺中国汽车,这次不要让懂车帝跑了。外媒都开始造势了,说中国汽车辅
【345评论】【6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