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并且看现在的趋势,我们已经赌赢了。 高铁虽说是个 “电老虎”,可巧就巧在,中国这十年把太阳能、风能玩得特别溜。2023 年光伏装机量冲到 4.9 亿千瓦,顶得上 22 个三峡电站;风电装机超 4.8 亿千瓦,一年发的电够全北京用 12 年。更绝的是电价,内蒙古光伏电每度 0.25 元,青海风电才 0.22 元,比好多地方居民用电还便宜。因此,别家还在为油价涨跌揪心时,咱们的高铁早接上了这 “白菜价” 新能源,成本优势简直开了挂。 而,这 “电老虎” 的胃口还成了好事。2024 年全国高铁一年要吃掉 600 亿千瓦时电,正因为要喂饱它,新能源产业被推着猛跑。比如,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以前有 15% 的电白白浪费,兰新高铁一扩容全用上了,当地风电价降到每度 0.2 元,比三年前便宜四成。同时,高铁一个劲儿建,等于给光伏、风电找了稳定 “大买家”,2023 年单因高铁需求新增的新能源装机量,就够再建 3 个三峡电站。 反观廉价航空,命门捏在航油上。航油成本占运营支出的 35%,价格动 10%,利润就跟着晃 20%。2022 年国际油价疯涨,国内廉价航空没辙,停飞了两成多航线;可同一时间,高铁不但没减班次,还多开 300 多对临客。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能源能否自己说了算 。高铁六成电来自风电、水电,剩下的靠煤炭储备稳价;航油却七成靠进口,价格全看别人脸色。 再看覆盖能力,高铁更是碾压。因为建个机场至少要 1500 亩平地,还得躲着山脉、居民区,所以全国通航机场也就覆盖六成百万人口城市;而高铁站却能往山里钻、往城里挤,覆盖率已达 94%。拿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来说,没通高铁时,从昆明过去要么坐 5 小时盘山公路,要么花 400 块飞红河机场再转 1 小时车;2023 年弥蒙高铁一通,高铁站就在景区门口,2 小时直达,票价才 58 块,一年游客量直接翻两倍。 其实,这事儿还得看国情。美国机场多,像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周边(面积约上海七成)就有 10 座机场,航空运力够,因此对高铁没需求。但中国不一样,人多分布广,需要更普及的交通方式,高铁正合适。日本新干线又贵又麻烦,东京到札幌要 1120 元还得转普铁,而机票才 800 元,可日本那小国土没法跟中国比 。 咱靠大规模建高铁摊薄成本,带动沿线产业的本事更是独一份。 不仅如此,高铁还能让低价电的好处钻进产业链。比如郑州高铁新城的电子厂,从深圳用高铁运原料,每吨运费 200 块,比航空便宜六成,全程电控温还让损耗率从 8% 降到 3%;同时,厂里接高铁电网余电,每度 0.23 元,比工业电价便宜一成七。这种 “交通 + 电力” 一起压成本的事儿,航空周边想都别想。 毕竟航油再便宜,也带不动工厂电焊机、流水线一起降价啊。 如今,全世界都往 “电时代” 奔,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都需要海量电力拉低成本。高铁一年用的 600 亿千瓦时电,看着多,却间接让光伏板价十年降了八成多,风机成本降六成多。比如青海光伏电直供兰新高铁,每公里成本再降一成八;内蒙古风电并入京沈高铁,一年省的电费够建 50 个充电站。这种正向循环,航油根本追不上。 所以说,中国当初不瞎搞廉价航空,沉下心铺高铁网,不是没看见航空的好,而是算明白了大账:电力成本下降是定局,谁能把这趋势变成交通优势,谁就能握住未来。现在高铁网越来越密,电价越来越低,这一切都在说明:这条路,走对了。
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
古今知夏
2025-07-20 00:01:27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