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年,李世民的妹夫薛万彻因谋反罪被处斩。临刑时,刽子手手抖刀下无力,第一刀没

帝王八卦 2025-07-19 18:06:50

653年,李世民的妹夫薛万彻因谋反罪被处斩。临刑时,刽子手手抖刀下无力,第一刀没有砍准,薛万彻大声呵斥:“何不加力!”刽子手连砍三刀,这才斩下首级。 薛万彻出身于将门世家,其先祖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薛万彻的父亲薛世雄是隋朝左御卫大将军,在征讨高句丽时立下赫赫战功,后在隋末乱世中镇守涿郡。薛万彻与其兄薛万均自幼随父征战,练就一身过硬武艺,更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617年,薛世雄奉命率军讨伐在河北起兵的窦建德,却被打得大败,不久后忧愤而死。 父亲去世后,薛万彻兄弟率领残部投奔幽州的罗艺。当时的罗艺盘踞幽州,在隋末群雄中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薛万彻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成为罗艺麾下的得力干将,多次率军击败窦建德派来的部队。 620年,罗艺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归顺唐朝,薛万彻兄弟随之成为唐军将领。这一抉择成为薛万彻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从此踏上了为李唐王朝征战沙场的征程。加入唐军后,薛万彻被纳入太子李建成麾下,很快被引为心腹。 622年,之前被李世民击败的刘黑闼再次起兵反唐,薛万彻随李建成前往平叛,他亲率敢死队夜袭刘军大营,斩杀数千人,一举扭转战局。此战让薛万彻悍勇之名传遍全军,在李建成的推荐下,擢升为左卫将军,成为唐军中的重要将领。 玄武门之变中,薛万彻率军攻打秦王府,眼看将要攻入时,传来了李建成、李元吉的死讯。薛万彻见军心溃散,带着少数亲信逃往终南山,后在李世民派人劝说下,下山归降。 在贞观年间,薛万彻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贞观三年(629 年),薛万彻作为李靖的副将参与征讨东突厥,率部在碛口大败突厥主力,为唐朝消除北方边患立下汗马功劳。 贞观九年,薛万彻又跟随李靖征讨吐谷浑,在积石山一带连败敌军,缴获牛羊马匹数万头。 薛万彻最出名的一战,当属贞观十八年征伐高句丽之战。在进攻驻跸山的战役中,薛万彻率领的部队被高句丽军包围,形势危急。薛万彻却临危不乱,亲率数十名精锐骑兵冲击敌军阵脚,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 随后,薛万彻指挥部队顺势反击,斩杀高句丽将领数名,歼敌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薛万彻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的性格缺陷却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史载薛万彻 “刚愎自用,桀骜不驯”,在军中常常独断专行,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在征讨高句丽时,他与另一路将领程名振因战术问题发生争执,竟当众拔剑相向,险些酿成大祸。 薛万彻的这种性格在朝堂上显得格格不入,他缺乏政治智慧,不懂得官场的生存之道,他常常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甚至对李世民的决策提出尖锐质疑,这让逐渐年老的李世民颇为不满。 有一次,李世民在朝堂上询问群臣对薛万彻的看法,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极力称赞他的军事才能,而长孙无忌则认为他 “勇而无谋,恐难任大事”。 李世民沉吟良久,最终感叹道:“万彻诚勇士,然刚愎自用,恐非保身之道。” 这句话不幸言中了薛万彻的命运。随着李世民晚年对功臣的猜忌日益加深,薛万彻逐渐被边缘化。 贞观二十二年,薛万彻因 “怨望” 被罢官,贬为宁州刺史,远离了长安,其实,这何尝不是李世民对这个妹夫的一种保护。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薛万彻被召回长安,担任宁州刺史。但此时的朝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掌握了朝政大权,而薛万彻因与房遗爱等宗室成员关系密切,处境显得很微妙。 房遗爱娶李世民之女高阳公主为妻,他与薛万彻是多年好友,两人都对长孙无忌专权不满。 永徽三年(652年),高阳公主为争夺房玄龄的爵位,与兄长房遗直发生激烈冲突,竟诬告房遗直谋反。这一事件引发了长孙无忌的警觉,他趁机展开大规模的清洗,将矛头指向了对自己不满的宗室和功臣。 很快,房遗爱被捕入狱。为了自保,他供出了与薛万彻等人的私下议论,称他们曾抱怨 “今上懦弱,不如拥立荆王李元景”。 房遗爱的这一供述成为指控薛万彻谋反的关键证据,事实上,薛万彻与房遗爱的议论更多是酒后失言,并没有实际的谋反行动。但在长孙无忌的刻意构陷下,这桩普通的言论案被升级为谋反大案。 薛万彻被捕后,坚称自己无罪,但在严刑拷打下,最终被迫承认了 “谋反” 的罪名。 见证据确凿,唐高宗李治下令将薛万彻、房遗爱、高阳公主等涉案人员处斩。在刑场上,薛万彻留下了那句震撼人心的 “何不加力”,展现了一位武将最后的尊严。#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