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让中国付出代价,美国专家突然给以色列支招!美专家声称,以色列可以攻击伊朗的石

潇洒的欧菲聊军事 2025-07-19 17:12:19

可以让中国付出代价,美国专家突然给以色列支招!美专家声称,以色列可以攻击伊朗的石油枢纽。若以色列攻击伊朗石油枢纽,中国将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Carol Ryan在一篇文章中,罕见地提出一项针对伊朗的“战术建议”,建议以色列可以通过军事打击伊朗石油出口的关键节点——哈尔克岛,以此牵动中国的能源神经。   哈尔克岛位于波斯湾,是伊朗最重要的石油出口码头,承担着超过80%的原油出口任务。每天上百万桶的石油从这里装船外运,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流向中国。   数据显示,中国在2022年日均进口原油超1000万桶,中东地区提供了其中的一半以上,而伊朗虽然因制裁导致官方数据有限,但通过“灰色渠道”输出的原油依然源源不断流向中国市场。   Carol Ryan指出,若哈尔克岛遭受袭击,伊朗石油出口必然陷入瘫痪,届时中国将不得不面对石油供应短缺、能源价格飙升和经济运行成本激增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近年来对中国崛起的关注已从贸易、科技延伸至能源安全领域。石油作为工业命脉,长期以来被西方视为牵制对手的“软肋”。   Carol Ryan的建议正是踩在这个痛点上,她声称,通过“打击伊朗石油出口设施”,可以间接削弱中国的能源获得能力,让中国在全球博弈中“不得不承受代价”。   这并非无的放矢,因为中国与伊朗在2021年签署了一项长达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涵盖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等多个领域,其中能源合作是最核心的部分。   伊朗提供的是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的原油,对中国来说,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增强战略稳定性。Ryan的建议,显然是希望切断这条关键的供应链。   然而,打击哈尔克岛绝非轻而易举。该岛不仅是伊朗能源命脉所在,更是伊朗重点防御区域之一,军事部署密集,防空系统严密。若以色列真的采取行动,无疑会引发伊朗的强力报复,甚至可能点燃整个波斯湾的火药桶。   一旦波斯湾动荡,不仅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还会波及沙特、伊拉克、科威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的出海航线,海湾油轮运输将面临巨大风险。全球石油市场势必受到冲击,油价短期内可能剧烈上涨,全球经济承压。   历史上的类似案例早有先例。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130美元/桶,全球多个经济体陷入通胀风暴。若波斯湾再起战火,油价再度飙升甚至超过这一水平,并非杞人忧天。   尤其对于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诸国,这将是一个巨大考验。而美国自身虽然页岩油发展迅速、能源自给率较高,但若全球能源市场陷入动荡,其本土市场也将承受输入型通胀压力,利益难以独善其身。   中国对此并非没有准备。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俄罗斯、沙特、安哥拉、巴西、伊拉克等均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   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增长超过8%,并与沙特达成了多项石油供应长期协议。此外,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步伐同样迅猛,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全球领先,电动车和储能技术持续突破,石油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正逐步下降。   更关键的是,中国已经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官方数据显示储备规模已超过2亿桶,足以应对中短期供应中断的紧急局面。也就是说,即便伊朗的石油出口遭遇重创,中国虽然会承压,但并不会陷入“无油可用”的被动局面。   Carol Ryan的建议表面看似针对伊朗,实则矛头直指中国,其背后的地缘政治意图非常明显。以色列与伊朗的敌对关系由来已久,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以及叙利亚政权,在中东地区不断扩展影响力。   以色列则长期受到来自伊朗方面的安全威胁,早已将其视为头号敌人。   然而,这种长期的敌对关系并不意味着以色列会轻易冒险采取军事行动,尤其是在2023年10月与哈马斯爆发的冲突尚未彻底结束的背景下,以色列国内和国际社会都不愿再卷入一场不可控的新战争。   攻击伊朗的核心能源设施,无异于主动掀起地区性战争,风险远大于预期收益。   更何况,伊朗在波斯湾的反击能力远超外界想象,其导弹与无人机作战体系近年来快速提升,多次在演习中模拟对美以基地和海上目标的打击能力。   一旦局势升级,美国也很可能被卷入战争的泥潭。美国虽然希望通过以色列牵制伊朗并施压中国,但自身却不愿直接参战,反而想在幕后操控局势,达成既打击对手又不亲自下场的目的。

0 阅读:265

猜你喜欢

潇洒的欧菲聊军事

潇洒的欧菲聊军事

潇洒的欧菲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