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异常恐怖,当时的翰林徐骏就因为给雍正的奏章里面将陛”字写成了“狴”,这让雍正怒不可遏,立马下令将徐骏革职下狱。
事情还没完,之后又有人落井下石,在他的诗集里面找到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两句,然后就牵强附会说“清风”二字,是在影射大清帝国。这下更不得了,雍正直接以诽谤朝廷的罪名下令将其立即处死。
这不是个例,后来有人在礼部侍郎查嗣庭出任江西考官时候所出的考题中找到了“维民所止”四字,有人便牵强附会,说是这个“维”是影射去掉雍正的头,之后雍正一怒之下将查嗣庭打入大狱,被判了出斩。 这股文字狱的风在清朝刮得异常迅猛,很多人都因此遭罪,一时间人人自危,其中的绝大部分,完全是牵强附会,一句诗、一个字便会给人惹来杀身之祸,这也成为了很多人排除异己的一大利器。 就这样,整个大清帝国将有思想的头颅都砍掉了,学术风气也越来越保守,整个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大清朝基本没出过几个厉害的文学家,从这些作风来看,也可以看出清朝未来的命运,它给华夏带来了千年难遇的耻辱也就能想通了,尤其是慈禧当政之后,割地赔款让人心痛!
江渐月
都把皇帝骂成“狴”了,不砍他的脑袋还要留着过年么?清朝是有文字狱,但是都是针对的“反清复明”和“大不敬”去的。把清朝的“文字狱”上纲上线到“阻碍进步”是对历史事件的误解。
流水无声 回复 07-19 23:50
慢慢洗白吧
粤睇粤有计
你把我名字写错我也生气
江渐月
清朝没有那么不堪,文字狱也并非针对百姓。真正阻碍进步的是那一套封建制度。
用户10xxx24 回复 07-19 10:16
文字狱、剃发易服本来就是清王朝历史的污点。不用洗白
重重滴 回复 07-19 10:02
骗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