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地产 “诱多” 背后的调仓玄机。昨天银行、地产猛拉指数,看似 “权重搭台”,实则是资金从低弹性防御板块(如高股息银行)向高成长进攻板块(如科技、军工)的转移。历史经验表明,这类 “指数涨个股不涨” 的行情,往往是风格切换的前兆。
2、避险板块爆发:情绪博弈而非价值投资。军/工、化工逆势走强,本质是 ** 地缘风险(印巴冲突)+ 政策预期(关税反制)** 驱动的短期情绪博弈,而非业绩支撑的趋势行情。这类板块的特点是 “波动大、持续性弱”,历史上类似行情平均持续 3-5 天即分化。
3、尾盘资金突袭:主力与游资的 “合谋”。尾盘科技板块的暴力拉升,大概率是主力化资金与游资的 “协同作案”—— 即可营造 “情绪反转” 假象,也可抄底后在今早逢高做T。
4、量能必须迈过 “真假分水岭”。昨日 1.46 万亿成交创阶段性新高,但剔除金融地产的 “对倒量”,真实增量资金不足 800 亿。若今天量能回落至 1.2 万亿以下,说明市场追高意愿不足,反弹可能夭折;若能维持 1.3 万亿以上,则资金活跃度有望支撑板块轮动。
5、科技股需 “去伪存真”,拒绝 “普涨幻想”。重点观察硬逻辑板块(如机器人核心材料、AI 算力硬件)能否抗住抛压,而非依赖情绪标的。真正的主线行情,必然是 “业绩确定性强 + 政策催化明确” 的方向持续走强,而非概念炒作的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