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9 讽刺的历史 1954年,冷战升级、朝鲜战争,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对日本的改造。 驻日美国管理改革团队到了改革日本工业的时候,本来是把日本所有的工业生产线迁移到其它战胜国,拆解所有垄断集团。 国际环境有变,美国政府派遣反共主义者—杜勒斯到日本调查,于是迁移日本工业生产线的想法没有实行,拆解大财团的计划大打折扣,不过也有效果,一部分大财团被拆解后,有一部分人乘机发展起来,今天的丰田、本田、索尼等大集团都是那时候才有的。 自此以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也从“改革“转向“大规模“重建”。 面对西边的共产主义阵营步步紧逼,美国认为单单凭借驻日8万美军根本就不可能抵挡近在咫尺的共产主义扩张,于是让日本成立预备警察接替原来的美军,因为美军要开赴朝鲜战场。 随着冷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美国让日本把预备警察改为自卫队,陆、海、空,而负责空军的正是当初策划袭击珍珠港的源田实。 这就是历史的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短短10多年而已,敌人已经变成朋友。 到后来的《日美安保条约》,把日本完全绑在了美国身上。当时的文官政府是非常不情愿的,但是“主任”的态度不能反对。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学术界、人民都热情高涨,一堆废墟上的日本正在迎来一个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机遇。 利用美国的一切技术、资金、产业援助,开始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正常化,作为领头羊的日本,此时此刻获得了东南亚的宝贵自然资源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正是明治政府当初发动战争的目的。 吉田茂领导的日本政府精明的不愿意承担美国所说的“安保”上的沉重负担,把所有精力用在建设上。所以,成立自卫队、签署《日美安保条约》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吉田茂非常不情愿,同时有利因素是日本获得了“核保护伞”、共同防御条约,让日本获得安全感,可以放心的把资源、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 所以,每当美国想让日承担更多“安保”费用时。都会把《和平宪法》第九条拿出来作为挡箭牌, “日本放弃国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武力解决争端,不保持陆海军谁和其它力量,不承认交战权。” 他们利用条约中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来反驳美国的责难。 后来的右翼势力试图扩大武力、修改第九条另当别论了。平成日本经济史 聊聊中国工业 工业化的前提 王朝的兴替迭代 集工业之大成 四代工业革命 企业兴衰史 发展的日本国 工业先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