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新动能航空产业引领丨安顺经开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天眼新闻 2024-04-03 00:00:58

黔中的春天,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4月1日,在位于安顺经开区的川渝工业园,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标准厂房里设备高效运转,技术工人们在数控车床前专心操作,加紧赶制各类航空产品零部件。

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孟祥奕介绍,该公司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数控加工团队,其中数人从事数控加工行业近20年,致力于大型复杂锻铸件机械生产加工,配备了高速龙门五、三轴加工中心以及三坐标、蓝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如今,该企业在黑色金属、特种金属、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数控加工方面在贵州省内处于比较领先水平;在异型、大型零件的数模比对拟合、异型基准建立方面拥有着核心技术,此套工艺方案属于贵州省区域内较为先进的工艺。

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是省内唯一一家取得军工“两证”的现代创新型企业,主要承制航空零部件装配、无人机包装运输箱制造等。近年来,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被成功纳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名单。

“我们将继续专注技术创新,保持工艺领先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放眼未来,孟祥奕信心满满,他表示,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发展中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等新趋势,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安顺经开区积极抢抓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新机遇,充分发挥原有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新型材料资源优势,推动“航空制造+服务+通航产业”全链条发展,一批中下游企业相继落户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

“安顺经开区依托贵飞、风雷、龙飞等高精尖航空企业优势,加快培育和建设了弘安鑫晟、盛航云集、速威合金等一批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推动数智厂房集成研发平台、数字化装配生产线、数字化检测等项目建设,极大推动了全区新型工业体系发展。”基于此,安顺经开区工贸局副局长金亚给出判断:安顺经开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在安顺经开区的创新型企业中,贵州速威宇航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无疑是颇具代表性的。

2023年10月,贵州速威宇航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在与安顺经开区签订投资协议后,从上海整体搬迁至安顺经开区,主要从事高温合金、耐蚀合金的研发、生产及制造,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该企业基础建设已全部完工,首条生产线已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整个一期项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完工,整体投产后年产值达20亿元,可同步解决200余人就业。该企业引进的国内首台3T真空脱气炉,生产出来的产品纯度高、效率快,产生废渣可回收利用,能够减少废物排放和节约能源资源。

“我们企业在高温合金的母合金以及变形合金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对安顺航空产业起到补链的作用。”贵州速威宇航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进学介绍,接下来,该企业将把科技创新与研发置于首位,致力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基础高级化,将航空航天产业链做长、做强,实现高温合金领域在安顺综合产业规模百亿级的突破,为贵州的航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创新服务能力。

“用新质生产力推动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成群、形成效应。”安顺经开区工贸局局长夏茂玲表示,安顺经开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紧紧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按照安顺市“三中心、九园区、三基地”航空产业发展布局,以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前瞻布局航空材料、设计研发、整机总装等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升级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用新质生产力不断反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 曦

编辑 彭 杨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聂 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