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动退市的企业为何这么少?

樊稠我见 2024-05-07 02:18:55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并有复杂的退市的程序。交易所对上市公司退市一般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主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收购、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合并等原因主动申请退市。如果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地位维持成本收益的理性分析,或者为充分利用不同证券交易场所的比较优势,或者为便捷、高效地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等实施调整,或者为进一步实现公司股票的长期价值,可以依据《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所规则实现主动退市。

主动退市可以采取三种模式:

1、上市公司向证券交易所主动提出申请;

2、由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东或者其他收购人通过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全部股份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3、上市公司因新设或者吸收合并,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并被注销,或者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1、上市公司主动申请退市或者转市

上市公司拟决定其股票不再在交易所交易,或者转而申请在其他交易场所交易或者转让的,应当召开股东大会作出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且经出席会议的除以下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单独或者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在召开股东大会前,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主动终止上市方案、退市原因及退市后的发展战略,包括并购重组安排、经营发展计划、重新上市安排、异议股东保护的专项说明等。独立董事应当针对上述事项是否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和全体股东利益充分征询中小股东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独立意见,独立董事意见应当与股东大会通知一并公布。上市公司应当聘请财务顾问为主动退市提供专业服务、发表专业意见并予以披露。

申请其股票退出市场交易,或者转而申请在其他交易场所交易或者转让的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作出终止上市决议后的15个交易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提交退市申请。退市申请至少应当包括股东大会决议、退市申请书、退市后去向安排的说明、异议股东保护的专项说明及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材料。

证券交易所应当自上市公司提交退市申请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公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应当重点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角度,在审查决策程序合规性的基础上,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其股票终止上市交易的决定。

2、通过要约收购实施的退市和通过合并、解散实施的退市

全面要约收购上市公司股份、实施以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公司合并、上市公司全面回购股份以及上市公司自愿解散,应当按照上市公司收购、重组、回购等监管制度及公司法律制度严格履行实施程序。

公司因回购、收购、公司合并以及自愿解散等情形引发主动终止上市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交易所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公司应当在提出申请后,及时发布相关公告。

因全面要约收购上市公司股份、实施以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公司合并、上市公司全面回购股份以及上市公司自愿解散,导致公司股票退出市场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在上市公司公告回购或者收购结果、完成合并交易、作出解散决议之日起15个交易日内,作出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决定。

与强制退市相比,主动退市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动退市公司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交易所在公告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通常就可对主动退市公司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2、主动退市公司并不一定要进入全国股转系统交易,而是可以选择在证券交易场所交易或转让其股票,或者依法作出其他安排。

企业主动退市后的去向和交易安排

主动退市公司可以选择在证券交易场所交易或转让其股票,或者依法作出其他安排,即可依自身意愿或情形选择其他证券交易所“转换上市”,也可选择进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交易,或是在股东意思自治的前提下作其他安排。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至2020年的30年间,A股、B股共计退市上市公司146家,平均每年不到5家。2023年,A股共有46家上市公司退市,退市数量创出新高,之前的2022年和2021年,退市数量分别为42家和17家。

中国股市企业退市主要以强制退市为主,在A股、B股已退市的250多家上市公司中,强制退市占比近80%,仅有50多家企业属于主动退市。

虽然近些年A股退市力度有所加大,但实际退市数量仍少的可怜。2023年A股退市企业46家,数量最多,为A股历史之最,然而,退市率却仅为0.94%。

与海外成熟市场动辄6%到8%的年退市率相比,A股不到1%的年退市率显然偏低。而且与强制退市数量相比,主动退市、并购重组退市等案例还很少,多元化退市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

横向比较美国股市,1980年至2017年期间,美股上市和退市公司合计达到26505家。剔除6898家存续状态未能确定的公司外,对19607纳入整体分析。其中,目前仍处于上市状态的公司5424家,占比28%;退市公司14183家,占比72%。

数据显示,纳斯达克年均退市率为7.6%,纽交所年均退市率6.6%,伦敦交易所更是高达9.5%,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7%、2.6%。

按照目前A股充斥着大量垃圾股的现状,如果对标全球股市平均3%-6%的退市率,大约每年需要有150-300公司退市。由此可见,目前A股的退市率显然太低,根本无法实现以上目标。

A股主动退市企业之所以这么少的原因

1、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不会主动提出退市申请

上市公司主动申请退市,通常由大股东单独或联合其它机构共同发起,它们认为股票交易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市场已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真实价值,证券市场的股票表现也不符合公司在业内的地位,因此决定通过私有化退市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以这种原因居多,我国企业万达主动从香港退市,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王健林认为万达商业在香港股市估值过低,与其实际价值不符。而且万达商业股东结构中,86%的股东来自内地,14%来自香港,这表明万达商业的股东更注重于内地市场。

此外,由于当时香港股市表现低迷,所以王健林才定下下决心,于2016年9月20日主动从港股退市。

2、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主动申请退市的

中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股市可以说是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最佳渠道。所以,对于那些拼命挤破头、好不容易才排队成功上市的企业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主动申请退市的。

尤其对于那些抱着上市圈钱目的上市的企业来说,他们是绝对不会放弃这块好不容易到手的蛋糕、失去这一千载难逢的造富机会的。这也是即使A股有着如此多的垃圾股和因财务造假、违规减持和内幕交易而暴雷的企业,但却很少有上市公司主动申请退市的原因,退市企业最终都是被交易所强制摘牌退市。

3、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并不低

目前上证指数的估值是12倍多,而2014你历史底部区域估值为9.15倍,创业板的估值为27倍,相比于2012年12月,创业板历史低点585点的估值为27.99,目前创业板的估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历史估值的低点。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上证指数才3000多点,但实际上上市公司的估值并不低。

在此情况下,A股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在股市的估值基本上都表示认可,所以至今没有那家公司像王健林的万达商业一样,因其估值过低而主动申请退市,选择去其他能体现其投资价值的股市重新上市。

总之,A股自成立以来主动退市的企业之所以这么少,说明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的短板和漏洞太多,生态环境并未完全恢复,亟需强化。事实上,A股市场的所有问题,完全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尽管已经有了30多年发展历史的A股,但其至今仍是一个融资市场,而非投资市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0 阅读:0

樊稠我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