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玩泥巴”,从朝不保夕到年入50万,“泥巴”作品被杨澜买下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4-30 15:19:10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740位真人故事

“你玩泥巴能养活自己吗?”在满屋子黄泥的毛坯房里,一个圆脸男生似乎没听到母亲忧心忡忡的问话,专注地把半人高的大泥块,分成一块块巴掌大的小泥团,捏、压、雕、挑,不一会儿,一只兔子栩栩如生呈现眼前……

这个圆脸男生就是我。有人说我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雕塑艺术家,可我觉得我是传说中那个“开窍晚”的孩子。我的人生,是被推着往前走的。

童年的我,成长在蒙昧闭塞和视野局限的环境里,因为一次对小轿车的惊鸿一瞥,萌生了学修车,开一家汽修店,靠修车技能养活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没有初中女同学的“吐槽”,我不知道如何用功读书;如果没有高中班主任的启蒙和发小的引导,我不知道“大学”为何物,也无法考上大学。

有了妻子的“鞭策”,我在32岁“高龄”考上了研究生;有了导师们“温柔”且“严苛”的“雕刻刀”,我成为一名游刃有余的雕塑师。

从一无所有到每月500元生活费,再到年入50万。在与雕塑相伴的13年时光里,我终于靠手艺养活了自己,让家人过上了好的生活。如今,我还在努力往前走,因为,我的心中,还有更大的梦想……

(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雕塑创作者)

1989年,我出生在贵州大山深处一个农民家庭。在我眼里,山的那边,还是山。

平时父母在农田里干活,我就在田边玩泥巴,捏小狗小猫、捏小汽车。

8岁那年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辆轿车在村口掉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轿车,在心里埋下了对汽车好奇的种子。

不过年少的我,和大多数男孩一样就喜欢终日玩耍疯跑,不知道该如何用功读书。

中考前,班上一位女生给我写了一段赠言:“三年的同窗,我觉得你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在我的记忆里留存。给你说句祝福的话,伸长耳朵听:祝你中考成功!”

看似吐槽却充满真诚鼓励的话,一下点醒了迷糊少年。我认真写下中考学习计划,长这么大,我头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列计划。

(初中女生的赠言,我一直珍藏,王放勇是曾用名)

后来我考上县城高中,她考上市重点高中。如今的她,是一名优秀的国家一级建造师,20年过去了,她依然是我的榜样。

高一暑假有天在家,听到亲戚们聊起大舅舅的女婿,说他在修车行工作,月收入3500多元。而我父母辛辛苦苦干农活,一个月也就挣1000多元。于是我心生向往,立下了高中毕业去学修车的理想。

高二分文理科时,班主任吴朝会老师问我有什么梦想,为什么读高中。我脱口而出:“我想做个修车的,读高中是因为比初中文凭高呀。”

无知的我居然不知道高中之后还有大学,更不知道本科之后还有研究生、博士生。

后来,班主任把全国排名前一百所大学打印贴在了教室园地的墙上。我好奇地看着大学的名字,一脸迷糊,不知道大学是做什么的。

(手把手教学生练习泥塑浮雕基本功)

班主任带着我到办公室聊了半小时,耐心向我解释什么是大学,在大学里做什么,上大学对人生的重要性等等。她说:“如果你的梦想是修车,那就努力考上大学,读机械工程专业。”

对大学的认知刚被启蒙的我,想到自己的成绩,觉得上大学太遥不可及了。

直到有天放学,发小把我带到他学画的画室,唤醒了我埋入泥里的大学梦。

他告诉我,他正在学美术备考大学。我这才知道,只要美术专业过关,文化课分数低一点,也能读大学。

画室里摆满了素描画、水彩画、油画,有的很逼真,有的很抽象。我立刻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一位老师拿了支板笔给我随意画几笔,夸我有天赋。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得到如此大的肯定。后来才得知,这位老师带的学生只有三个,估计是太缺学生了,所以才夸我。

当时的我被夸得激动坏了,偷偷撕下一张素描头像揣进兜里,回家细细研究。

自那天起,我误打误撞闯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代代能工巧匠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瓷文化)

我对母亲说:“我要学画画考大学。”母亲说我吹牛。虽然不相信,但她还是支持我去试试,给了我60块钱买画材。

那时画材和报班的学费还不像现在那么贵,我高二从零开始学画,到高考前花在画画上的费用大概是3500元。

我一共参加了三次美术联考。第一第二年考得都不理想,第三年才考入了全省500多名,报的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雕塑专业。

2010年,我离开了熟悉的大山来到景德镇,有伤感也有好奇。

据说这里是“地上一个瓷都,地下一个瓷都”,地面的历史和地下的文物遗存极为丰富,陶瓷文化景观随处可见。这个千年古城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慢慢地从习惯到喜欢,到如今再也离不开。

(夏天制作雕塑,身上汗流浃背,心中热情似火)

我的性格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期间有了很大变化,大山娃的土气和匪气渐渐消散。

景德镇陶瓷是“世界级的IP”,大学里有不少来自韩国、俄罗斯、意大利的留学生,他们说的汉语,一个比一个溜。

而我刚开始的学习并不顺利。我压根不知道雕塑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陶瓷怎么学,以为陶瓷就是锅碗瓢盆。

后来才知道,雕塑专业既要学习雕塑基础,又要了解陶瓷材料的特性,从原料到成型、烧制等工艺的细分都极有难度。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时,我仍然找不到感觉,怀着对雕塑的困扰,我跟班主任说想换专业。

老师对我说:“中国瓷器享誉世界,陶瓷是中国文化的符号。”

看我还没开窍的样子,她又用上激将法:“陶瓷专业是陶瓷学院的王牌。如果想换专业,不如你退学复读一年考别的学校吧。”

听了这两句话,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学。

(修坯的过程也是修炼自己的过程)

很多时候,人是被逼着成长的。

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我接触到了不同材料的雕塑,渐渐从立体雕塑的塑造中找到了乐趣。尤其是泥塑,把一团烂泥巴捏成我想要的形态各异的样子,很有趣。

大一结束后,我和两个同学凑了钱,在校外租下一个简陋的单间做工作室,每天不停地捏各种泥塑。但纯粹是练习,没接到什么单子。

班主任谢璇老师知道后,让我到她的工作室帮忙,还带我出去一起做雕塑工程项目,介绍客户给我认识。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开始按单子进行雕塑创作,不再盲目练习。

在班主任工作室,我每月拿到的生活费大概有500-800元。通过手艺挣到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我有了继续学习雕塑的信心。

老师说,雕塑的功夫全在手上,雕不雕得好,一眼就能看出来。手上功夫需要时间,提高审美也需要时间,只有一点一点把技术修炼好,“悟”到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靠手艺吃饭的人。

(30+的我,白天读研,晚上做雕塑)

老师的话,我听进去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全都泡在工作室里。寒暑往来,不停地捏,对雕塑全身心地投入,让我越来越有感觉。

如果说谢璇老师是我的第一个贵人,那么刘伟老师就是我的第二个贵人。

刘老师是学院美术系主任,他教我们人体衣纹写生课。衣纹是人物速写中最难画的,穿插的数量,主线、次线和复线的包裹层次,疏密变化等等非常复杂。

不过,刘老师看了我的作品,连夸不错,问我有没有时间到他工作室当助手。班主任同意后,我到了刘老师门下。

后来,通过参与和协助设计创作大型的环境雕塑和城市雕塑,我不但大大提高了专业水平,还解决了自己工作室的开支问题。

世人都说,机会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对于雕塑行业,这个准备,更多的是夜以继日地积累和打磨。我就是这样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我、小美和亲爱的老师们)

大四那年,刘老师把我介绍到陶瓷艺术家周玲老师的工作室当助手。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习烧制陶瓷技术,并有幸参与了景德镇陶瓷七十二道工序的雕塑制作项目。

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参与各种城市雕塑、标志雕塑、公交站台雕塑等等的雕塑工程制作,我获得了丰富的积累,也萌生了自我创作的灵感。

我以苗族文化为题材制作陶瓷毕业作品,获了一等奖。通过这个作品,我又延展制作了布依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陶瓷作品。

在陶瓷创作上终于“开窍”的我,不但挣回了学费,在毕业那年还有了人生的第一笔存款——10万元。

(如何把一坨泥巴变成客户想要的样子呢)

2014年,我租了一栋简陋民房,简单装修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窑炉。

创业的艰苦是常态,最艰苦的是头三年。

造气窑、买材料、付租金,用光了我所有的积蓄。我没日没夜做了很多雕塑,可并不知道什么样的雕塑作品更受大众的欢迎。

通过老师的帮助,我接了一些订单。后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订单日益减少,为了维持工作室的运作,我只好找担保贷款。

母亲从贵州来看我,看到我在满是黄泥的毛坯房里捏泥巴,她说:“你读大学出来就干这个?还不如回老家开修车店。”

虽然嘴上吐槽,可临走时,她还是鼓励我说:“不管怎样,认准了无论多难都要咬牙挺过去。”

“晚慧”如我,幸亏有了两个重要女人的支持,才坚持了下来。除了母亲,还有我一生的挚爱小美。

(小美和好友橹爷,橹爷是我的同行兔作品“代言人”)

湖南妹子小美,比我小6岁,和我同为雕塑专业。我俩走到一起的缘分还挺奇妙的,仿佛是命中注定自有安排。

2014年,我本科毕业,小美刚上大一。寒假里的一个下午,她和几个同学来陶大老校园,我和老师同学正一起在那儿制作雕塑。

小美对作品呈现的细节功夫感到惊讶,于是把它们拍了下来。可巧她拍照的时候,我刚好临时离开,和她没碰上面。她的镜头里只有我的老师和我参与雕塑的作品。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就这样错过了。

转眼到了暑假,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7月28日,小美和几个同学又来了。她们想找一位师兄帮忙指导实操雕塑。一位对我很熟悉的师傅,强烈推荐了我。

模具师傅打电话让我开车到模具店接小美。在车上,我们的话题围绕陶瓷聊得很开心。

一来到我的工作室,小美就开始紧锣密鼓帮忙,我做陶瓷,她帮补水、打磨。我心想,这是一个做事果断认真的女孩,不由平添了几分好感。

(为龙游水脉艺术节创作)

2015年5月,景德镇七十二道陶瓷制作雕塑工程全面启动,我以两位主创老师的助手身份,有幸参与了其中三个工序的雕塑泥塑制作。

有一天,小美的硕士生导师曹春生老师,带着他们一行,来到我们制作陶瓷工序的厂里拍照记录学习。

遗憾的是,那天我又没在,和她再次错过。

两个月后,小美和闺蜜为了制作一对情侣雕塑,又来找我,这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

加了联系方式后,彼此越来越了解,她欣赏我的才华,我喜欢她的沉静。

担心我不“开窍”,曹老师敲着我的大脑门激将道:“这个女孩子很优秀,你追不到她,说明你无能!”我没房没钱没车,对小美的追求方式,就只有手里的泥巴和真诚的心。

从恋爱到结婚,小美始终是我亦师亦友的人生伴侣。是她推着我在雕塑的世界里前行。

(我设计的禅定兔在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中心展出)

2021年,曹老师鼓励我去考研,把我推荐到吕品昌老师门下。

小美为支持我考研,暂缓自己的博士备考,在生活上细心照顾我,在专业上全力协助我。

32岁那年,我成为陶瓷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开始与吕老师的师生缘。

不少雕塑家在创作中因为遇到瓶颈而失去灵感。可对我而言,灵感不会消散,因为我的家乡贵州,有的是取之不尽的题材。

2016年,我回老家经过侗族村寨,看到一个侗族妈妈抱着宝宝边哺乳边躲雨。妈妈温柔呵护孩子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

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铜雕塑作品《母子情深》,在母亲四十八岁本命年送给她做生日礼物。作品完成时,我拍视频给她看,母亲笑得很开心。

没多久,我的另一个陶塑作品《山音》获得了第十二届全国陶瓷美术大赛金奖。

情感的相通与共情,让贵州少数民族元素的雕塑作品,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订单越来越多。

我和小美用积蓄和结婚的彩礼贷款,租下一个工作室兼民宿,边创作边打理民宿,继续携手追逐陶瓷梦。

(参加秘鲁驻华大使邀请的普卡拉巡回公牛展)

我的陶瓷作品很多都源于平凡的生活。

“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来缝缝补补”,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设计制作了一组陶瓷作品。

这组有花瓶和杯子的陶瓷,突破了新工艺与新材料的衔接,模仿了针线补丁的质感和细节。我希望通过作品表达:人生的不同阶段总有不同的碎片,但不要沮丧,试着去缝补起来,就能实现美好。

制作陶瓷我很细心,可生活上却有点马虎。有一次因为一个小错误不得不好一阵折腾,小美让我找个地方好好静一静,“自我反省”。我遵从“妻命”到书房安静打坐。在打坐时有感而发,“出关”后立马设计制作陶瓷,取名“禅定兔”。

(我的工作状态是陪作品,生活状态是陪老婆女儿)

我回想小美和我一路携手同行,不离不弃,有感而发,又创作了一组“同行兔”。

我想以“同行十二生肖系列”,以家庭为核心设计,用有爱有梦想的幸福一家同行生肖形象。今年制作了一组“同行龙”,祝福每个家庭在龙年都能实现美好的梦想。

当初“同行兔”陶瓷作品的诞生,其实并不顺畅。

在研发阶段,调试釉水色料比例、技法、烧制等因素导致出品有问题;在制作阶段,兔兔的头部总会出现小黑点等等,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调整,最后才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同行兔”遇到了一个重量级的有缘人。这个人就是我们很多人的偶像——大名鼎鼎的主持人杨澜老师。

(杨澜老师拿着同行兔和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

遇到杨澜老师那天,真的很神奇。那是2022年12月的一天上午,我到雕塑瓷厂的乐天集市去摆摊。

集市上午9点开始,7点我就起床收拾出发了。那天早上,外面巨冷,出门发现车子都挂了厚厚的一层冰。

说实话,当时心中极其想在床上继续睡觉不出摊了。可一想到200块钱的摊位费要交,还是开车去了。也还好去了,否则就错过了和杨澜老师的相遇。

到了集市,果然很冷清,没几个游客。我站在风中瑟瑟发抖,和隔壁摊主朋友调侃今天要抱零蛋回家了。突然,前方有一群人往我们这边走来。

我抬眼一看,立刻在人群中发现了气质和气场出众的杨澜老师。不一会儿,她竟然走到我的摊位,停下了脚步。

(小飞兔是我女儿的最爱)

杨澜老师一手一个拿起兔子,兴奋地说:“太好看了,我好喜欢。”转头微笑望着我:“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个作品吗?”

我吸了一口气,平复激动的小心脏,讲述了自己创作的意图和灵感。在我讲解时,杨澜老师一边点头一边开心地笑。我一讲完,她立马买下了一套 “同行兔”。

杨澜老师身边的剧组成员也都纷纷购买,我带去的“兔子”根本不够。晚上我从家里带去了一些送到他们下榻的酒店。

自己的作品得到偶像的喜欢和那么多人的喜欢,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的女儿,是雕塑小达人,也是我的“小助手”)

2020年3月,女儿的到来,给了我新的创作灵感源泉。

一天傍晚,我刚进门,女儿马上像一只兔子飞快跑过来,撞进我的怀里,嘴里喊着:“爸爸,爸爸,我要飞”。我抱起她转了一圈,疲惫一扫而空,脑海里便有了作品《小飞兔》的创作雏形。

在民宿里,我特别开设了给孩子们学习玩耍的坑烧课堂和制作陶艺体验。每次看到他们充满好奇的清澈眼神,都深深触动我的内心。这也是我努力与坚持的一大动力。

当年带我入行的发小和老师,因为发展路上的种种原因都转行了。

学画的发小转行到了银行工作,在我创业遇到资金困难时,他向我伸出援手;说我有天赋的美术老师,成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培训班的美术老师到贵州茅台镇做酒生意去了。

(敢于探索,才有无尽可能)

我想,上天都会看到每个人的努力,给每个人想要的生活。

哪怕像我这样一个晚“开窍”的人也不例外。从没有固定收入,到买车、开工作室、创办民宿,如今年收入超50万。

前不久,我把雕塑文化和生活相结合的民宿,在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拿到了国家级银奖。最近,我在忙着把“同行系列”十二生肖中除“同行兔”和“同行龙”之外,剩余的10个生肖进行设计研发,同时在为2024年全国美术大展作品的创作做准备。

如今,工作状态下的我,眼里只有陶瓷;生活状态下的我,专心陪老婆女儿。

“晚开窍”的我,终于领悟:陶瓷不只是玩玩眼前的“泥巴”而已,陶瓷是通往广阔世界的“宝藏”,我要创作出更多的陶瓷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

如果有时间穿梭机,我想回到过去,对那个大山里田间玩泥巴的男孩大声说:

“山的那边,并不是山,是路!向着光照的方向,大胆向前走吧!”

【口述:王桂生】

【编辑:十月波斯说】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