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再次上演“李代桃僵”戏码!马耳他航空重新启航

民航观点汇 2024-04-05 23:39:24

作者:拉上窗帘

飞友消息,马耳他航空最近玩了一出“李代桃僵”的把戏。原来的马耳他航空(Air Malta)于3月30日停止运营,新的“KM马耳他航空(KM Malta Airlines)”于3月31日开张——人还是那些人,飞机还是那些飞机,但公司名字、LOGO和涂装全变了。

图:涂装有轻微变化 网络图片

这个做法其实也不稀罕,以前意大利航空就玩过。老牌的意大利航空(Alitalia)干不下去的时候,就换了个名字叫做“ITA航空(ITA Airways)”。ITA没有全部吸收前员工,没活干的空姐成群地跑到大街上,脱光了衣服抗议……

这种做法叫做“李代桃僵”或“金蝉脱壳”都可以,就连太平洋小岛国汤加也擅长使用。它的皇家汤加干不下去的时候,改了个名字叫“真汤加航空”;后来真汤加也真的干不去了,就再换个名字叫“拉鲁泰”。每次换名债务都留给旧公司,谁愿意打官司,就熬去吧!

但马耳他航空换名字并不完全是为了躲避债务,也是为了继续注资,这是怎么回事呢?经常看作者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小小的地中海岛国马耳他非常富有,可能是全球人均飞机最多的国家。马耳他整座岛上只有一个机场,只有40多个停机位,但现在这个国家,已经有500多架飞机了!

图:原来的马耳他航空 网络图片

这么多飞机当然停不下,马耳他是为了利用欧盟有利规定。马耳他2004年加入欧盟,根据欧盟法律在马耳他注册的航空公司可以在欧盟内部自由竞争。马耳他把航空公司的税收弄得很低,所以瑞安(爱尔兰)、鲁达(汉莎旗下)和威兹(匈牙利)等都跑来注册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瑞安集团在马耳他的公司不叫瑞安,就叫做“马耳他航空”。其英文是“Malta Air”,与马耳它此前的“Air Malta”非常接近。但名字归名字,大部分涂装还是瑞安,只有小部分做了更改(六架,9H-VUA/B/C/D/E/F)。现在瑞安马耳他是马耳他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有174架,在欧洲各地跑来跑去。

图:瑞安的马耳他航空 网络图片

马耳他靠“注册飞机”赚了大钱,但也赔上了自己的航空业。由于瑞安和威兹等的经营水平太高,瓦莱塔机场现在起降的基本上都是这两位,马耳他自己的“马耳他航空”几乎没有了业务。马耳他航空由国家百分百拥有,本来就人员臃肿。它只有十来架A320,近20多年来一直在赔钱。赔钱怎么持续呢?——只能由政府持续注资。

欧盟对此有意见,认为这不利于公平竞争。但马耳他并不想把航空公司私有化,认为自己是一个小岛国,航空公司是对外交往的工具,不能全由私人控制。这么讨论来讨论去,欧盟的顾问说你干脆重新弄一家吧,重打锣鼓重开张。新公司肯定没有历史旧账,赔了钱再注资不那么显眼,从法律上就说得过去了。而且借机裁掉一些人,万一还能赚钱呢?

于是马耳他就把航空公司改了个名字,在前面加上了自己的二字码,叫做“KM Malta”了。KM已经从旧公司调入了8架A320和约400名员工,其它老员工……估计要和Alitalia一样了。但马耳他曾被穆斯林统治多年,料空姐们并不会在大街上脱光光抗议。

1 阅读:76

民航观点汇

简介:驻足欣赏,专注民航热点,了解点儿航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