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文明古国,为何西方喜欢印度不喜欢中国?奥巴马的回答很经典

文史风云 2023-11-17 17:58:49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一直以来,在西方媒体的话语体系中,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有潜力的两颗双子星。

甚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关于龙象之争的话题,还一度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津津乐道。

然而,在对待这两颗明日之星上面,西方国家的态度可谓是天差地别。

对于中国,他们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而对于印度,这帮人是百般宠溺,永远都不会吝啬赞美之词。

西方人敌视中国,这我们可以很好理解。

毕竟,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曾经说过:如果让中国人都过上西方人那样的日子,对地球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可为什么西方人,就不怕印度人也过上像欧美那样的日子呢?

那是因为在西方人眼里,印度的光辉未来只停留在纸面上,距离彻底落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而反观中国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近在眼前。

接下来我们就从各个维度,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西方会如此的放心印度吧。

输在起跑线

首先,我们要能弄明白,一个国家想要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需要靠什么?

相信答案大多数朋友心里都清楚,当然是要靠工业化。

虽然印度觉得他们可以,但在这个工业时代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够跳过工业化直接实现大国崛起的。

接下来,我们就把问题再往深一层问,要实现工业化需要哪些条件呢?

纵观各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抛弃那些繁琐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大概可以提炼出三个至关重要的要素,他们分别是人口、资金跟市场。

任何国家想要搞工业化,你都要办工厂、搞教育、修建基础设施。

而这些前期投入,不但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够得到回报,而且所需要的金额也非常的庞大。

在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前,大多数国家都处于农业时代。

而农业社会的经济积累,是非常缓慢的。但凡发生一点天灾人祸,都有可能让你多年的积累化为乌有,这也就是说农业时代,是不可能持之以恒的投入工业化的前期建设。

所以这笔启动资金,对于处在农业时代而言的国家,几乎是无法筹集的。

既然如此,按照这个设定,那么人类就不应该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才对呀!

那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西方人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殖民掠夺。

西方人是通过数百年持之以恒对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掠夺,才筹集到这笔启动资金。

也就是说,他们是以全世界的资源供养一州之地,再加上各种机缘巧合,才碰巧擦出了工业的火花,这其中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反观印度呢?

他的人口和土地规模,都远胜于当年的西欧。

这样的国家他所需要的起步资金,比起当年的欧洲人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西方人比谁都明白,印度想要实现大国崛起,那个难度无异于挟泰山而超北海。

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又给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另外一条筹集起步资金的办法。

那就是通过严密的政党体系,把统治触角插进民间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对内盘剥,把百姓的资源全都吸取到政府的手上。

将农业社会那可怜的一点点资源,聚集起来搞工业化。

可是我们前面说过,农业社会是非常不稳定的,经常发生自然灾害。

你把所有的资源都聚集在自己的手上,那么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大大下降。

但凡有个天灾人祸,农民都会一大片一大片的死去。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通过计划经济搞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都经历过这样的惨剧。

印度在建国时期,国父尼赫鲁曾经在宪法上,把自己标榜成社会主义国家。

他也企图想要效仿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搞全民工业化。

但是很可惜,印度这个国家脱离英联邦独立,没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这就意味着领导人是没有足够的权威压服各方反对派的。

甘地

就连甘地这样的开国圣人都能被刺杀,尼赫鲁的权威就更不用说了。

尼赫鲁的土地改革政策刚刚颁行下去,就遭到了一大批地主豪强的抵制寸步难行。

当时印度国家工业化的启动资金,全靠外交政策左右逢源,从美苏那里化缘而来,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后尼赫鲁才想要铤而走险,通过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来提升政治权威,进而压服各路反对派推进改革深入。

结果这次国运豪赌,最终以失败告终,侵略战争打成了国首都保卫战,贻笑天下。

开国强人尼赫鲁尚且如此,之后的历代领导人,更是没有一个能够跨越这道鸿沟了。

尼赫鲁

反观我们中国这边,当年通过计划经济和苏联的156工程援助,持之以恒勒紧裤腰带搞了30年,付出了无比惨重的代价,才终于在改革开放前夕完成了工业化奠基。

随后又赶上了世界经济的末班车,才实现了这几十年的大国崛起。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毛主席时代的经济奠基,就算后来我们成功改革开放,那也断然不会取得今日的经济成就,顶多也就是一个大号的菲律宾而已。

红利还是包袱?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工业化的第二个要素,人口。

印度庞大的人口要素,一直以来都被各种两把刀的经济学家津津乐道,并以此为依据推断他拥有匹敌中国的潜力。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人口红利并不等于人口。

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剥削,要么剥削别人,要么剥削自己人。

惟其如此,工业才能积累剩余资本进行自我增值。

无论是哪个国家,搞什么样的制度,都不可能避免这一点。

那么剥削的主体又是什么呢?是人!没有人,你是谈不上剥削的。

这就像榨油一样,花生越多,你榨出的油才能够更多。

拥有庞大的人口未必能够做大做强,但是如果你没有庞大的人口,那么你的发展上限天花板绝对不会太高。

既然如此,那么印度的天花板应该很高才对啊,为什么西方国家一点都不忌惮他呢?

原因很简单,资本要剥削的是工业人口。

在资本的视角里,只有工业人口才有价值。

非洲人和印度人,在资本的视角里,并不具备被剥削的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被剥削的价值呢?

首先,你必须要识字,能够看得懂各种操作条文和规章制度。

其次你这个民族要服从,资本说一你不能说二,这样才能降低管理成本。

其三,你要有组织性,工业化是大生产,没有组织和纪律是不行的。

印度这个民族是非常服从的,但他们在组织性跟教育程度上,远远达不到工业人口的标准。

在印度人的思想文化里,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神。

当工业与神发生冲突的时候,到底要服从谁呢?

祈祷时间到了,要不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念经呢?

至于受教育程度,那就更不用说了。作为长期蝉联世界文盲率前三强的国家,印度民众的文化水平,距离工业化所需要的标准还差得远呢!

可我们中国就不一样了。

在毛主席时代,我们就通过人民公社、农村合作社这些基层组织,把广大的老百姓组织在了一起,又通过大规模扫盲运动,把文盲率降到了个位数。

一个庞大的工业化群体,就像遍地干柴摆放在那里,只等改革的火种把他点燃了。

有些对我们而言理所当然的东西,在人家那里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呀。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市场这个东西。

一个国家有工业,有工业人口,依旧不足以称其为工业化国家。

因为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天生就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生产过剩。

国内的工人群体,是不可能完全消费掉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你必须得找到外部市场才能消化。

如果无法找到外部市场来消化,那么等待你的就是大萧条和生产过剩。

这样的话,工业的生产循环就无法正常开展。

比如说我们的老邻居朝鲜吧,他在6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工业化国家,还一度和日本并称东亚双雄。

可是苏联解体后,他失去了外部市场,又被美国封锁,空有工业人口和工业机器,却只能摆在那里生锈了。

而中国经济同样也是如此,我们在改革开放后的那20年的时间里,虽然增长的比较快。

但那是因为我们的起步基数比较小,内部还有比较大的市场可以消化。

可是到了90年代的时候,内部市场饱和后,就开始各种问题频出了。

如果不是后来加入世贸体系,融进了世界市场,我们的经济在90年代末期,很可能就已经爆雷了。

众所周知,印度这个国家最出名的,就是以软件外包为代表的IT产业。

可是这些服务业产能,靠他自己国内的市场能够消化吗?

那肯定不行啊,他必须得依托世界市场才能发展起来。

如果不是得益于世界市场这个要素的帮助,印度现在连跟中国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

那世界市场的主导者又是谁呢?西方国家呀。

贸易战对中国效果寥寥,可对于印度来说却是百试百灵,离开世界市场他就真的完了。

这样一个国家,西方又岂能不放心呢?

外部条件恶劣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印度的地缘。

地缘战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拥有好的地缘不一定能够强大,但没有一个好的地缘,一定强大不了。

比如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崛起的美国跟德国吧。

他们两个当时可谓是一时瑜亮,就经济层面而言双方半斤八两,都有角逐霸权的潜力。

可最后德国坏就坏在,他四战之地的糟糕地缘战略上面。

四面受敌导致他的国力无法集中,最后被各方强国围殴致死。

反观美国就不一样了,南北无强邻,东西有大洋。两次世界大战,隔岸观火发尽了战争财。

最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霸主宝座收入囊中。

而中国的地缘战略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也称得上是上上之选。

我们在陆地方面的边界,基本上都有高山大河作为屏障,可以以很小的成本进行防御。

只有东部的沿海城市,时刻受到来自海洋霸主美国的威胁。

可是海洋不同于陆地,那就是个零和博弈。除了美国之外,所有国家的海缘都是一样的,海洋的匀质性决定了这是个赢家通吃的游戏,世界上只允许有一个国家的海洋不受威胁。

所以,海洋劣势是可以靠人为的努力来弥补的。

而地缘却是与生俱来的硬伤,印度次大陆也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地缘环境本来挺好的,可惜的是,自从印巴分治之后,开伯尔山口这个地缘战略命脉,就掌握到了巴基斯坦的手上,印度无法屏蔽来自中亚方面的威胁。

而且,印度的“燕云16州”:青藏高原,一直都被我们中国掌握。

从青藏高原到印度首都新德里,那也就是一脚油门的距离,其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中国的驻藏军队,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他的头上。

印度每年都需要花费巨额的防御成本,来抵消这种地缘劣势。

不把这柄剑给拿掉,印度就永远别想发展起来。

因为只要中国愿意,随时可以打断印度的发展历程。

所以两国在这方面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一直都在鼓吹印度的原因。

无非就是想忽悠印度,去跟我们中国对抗而已。

因此对印度这个国家,小看他固然不行,但是太高看他也没那个必要。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5 阅读:1679
评论列表
  • 2023-11-18 17:24

    燕云十六州原本就是大宋朝的,西藏历史上从来都不是阿三的一部分,这个比喻实在是在篡改历史!

  • 2023-11-17 20:44

    印度长期成为英国殖民地,而且从未作武力反抗,我们今天还在敬拜抗英英雄纪念碑

  • 2023-11-18 02:34

    阿三哥一直想超越我国,在各个方面都拿我国做比较,比如登月!

  • 2023-11-17 18:11

    不是什么制度问题,欧美不允许任何国富起来,一旦大国富了,欧美的资源就少了。

  • 2023-11-18 08:05

    管他喜欢谁做好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