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记》里,麦承欢为什么一次次放过廖刚,后来又开除了他

十二富德 2024-05-01 11:39:31

《承欢记》里,在波提切利酒店工作了七年的上海女孩麦承欢,接受了继祖母专门留给她的兴安里酒店群,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

这一切来的太突然,麦承欢感觉压力很大,她原来的老板,也就是继祖母的亲孙子姚志明帮她分析了酒店的现状。

酒店目前虽然正常营业,但利润微乎其微,还有草坪的修剪,建筑墙面的维护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对员工的管理更让人头疼,祖母用人宽和大度,只想把员工们当成家庭成员对待,但她的管理和经营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而且酒店现在已经是入不敷出。

承欢查了酒店的账目,知道姚志明说的确是实情,但正如祖母说的,她是一个独立上进的人,所以,既然接下来,她就会勇往直前,不辜负祖母的信任,一定把酒店做好。

01

有决心有信心是不错,但真正干起来还是很棘手的。

有的员工看她如此年轻,又是个女孩子,自己不劳而获,从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祖母手里继承这么大的酒店,很看不起她,甚至觉得她是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这些员工就给她捣乱,为的是看她笑话,让她知难而退。

礼宾部的领班廖刚私下里就怂恿其他员工闹情绪,他自己也在晨会时,指责麦承欢,还说风凉话让她难堪。

其实麦承欢之前早把酒店里每个员工的情况都摸清了,廖刚一说话,她就知道这个人不善。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酒店暂时被监管部门要求停止营业,这是有人别有用心地故意捣乱,但调查清楚后,酒店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而廖刚就偏偏拿这个事质问承欢,说什么酒店被搞是因为承欢在外面得罪了人,才害得大家差点失业。

承欢没有计较廖刚的无理挑衅,她鼓励员工好好工作,还许诺以后会逐步调整薪资结构,该给大家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只要大家都把酒店当成自己的事业,以后会越来越好,都会有奖金和分红。

02

承欢的妈妈平时就爱炫耀,把承欢当上酒店老板的事告诉了所有的亲戚。

承欢的大姨一家专门来到上海,承欢妈妈就觉得酒店是自己家的,让崔管事给亲戚安排房间。

承欢知道后就告诉崔管事,大姨他们所有的费用都记在她的账上,她不能因为自己亲戚来了就搞特殊。

晨会时,廖刚又拿这个说事,还撺掇其他员工假意辞职,就是变相地让承欢给涨工资。

他还说承欢许诺给大家发奖金都是在画大饼。

崔管事告诉廖刚,麦家亲戚住酒店的费用都是承欢自己出的,她还把家里准备买房子的钱拿出来填公账,给大家涨工资。

承欢仍然没有理会廖刚的发难,反而告诉他,如果他们有了更好的去处,她不会强求,会热烈欢送。

廖刚怎么舍得这份工作?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上班。

03

在弟弟小早的建议下,承欢决定在酒店办一场亲子活动,也是为了拉客源。

跟她合作的方达负责搭建场地,可是他预定的钢架不能及时运到,廖刚就给他出主意,用木架代替。

结果那天忽然刮起了大风,小朋友们在表演节目时,支撑大牌子的背后木架却断了。

幸好承欢及时发现,在姚志明的帮助下,两人一起紧紧抓着断掉的另一节木架,才没有让牌子倒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晨会时,承欢郑重宣布开除廖刚,他还不服,承欢就历数了他的种种过错。

原来,承欢早就掌握了廖刚平时的一举一动,他不仅偷工减料,而且还利用职务之便吃回扣,还偷拿后厨的进口调料,所有这些监控都拍下来了。

廖刚被拆穿,恼羞成怒,泼了承欢一脸水,但他也没资格在酒店干下去了。

04

从承欢一上任,廖刚就开始各种捉妖,各种拆台,就是想看承欢的笑话,他整天说不完的风凉话,不好好工作,消极怠工,还拉拢其他员工一起捣乱。

为什么承欢一开始没有开除他,反而要等到木架事件以后呢?

其实这是承欢的一部棋,因为一件两件小事,一句两句风凉话,不足以让廖刚心服口服,因为这个处罚他反倒显得承欢不能容人,对其他员工也起不到警示作用。

只有把他的小错养大,让他以为承欢不能把他怎样,他就会越来越过分,等到了不可原谅的地步,又有足够的证据,他也就无话可说,不想走也不行了。

当然,如果他仅仅是一些小毛病,并没有实质性的错误,顶多也就是批评教育,或者用制度惩罚他,不至于开除,可他偏偏得寸进尺,那也就怪不得承欢了。

其实,把小错养大再处置,《知否》剧里的盛明兰也用过这一招,她刚开始管家时,大娘子和林小娘都给她送了两个女仆。

这些女仆仗着主人的势力,并不把明兰放在眼里,还和原来一样,有的勾搭盛家公子,有的耍性子,摔东西。

对这些事明兰根本就不管,任由她们去作,结果她们就越来越过分,越来越大胆,明兰还故意让大娘子和林小娘的心腹看见,这就是很好的人证。

结果大娘子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她绝不允许有人毁掉她的儿子,就代替明兰惩处了这些女仆。

还有历史上的郑庄公对弟弟也是这样,小错纵容,任其发展,然后理直气壮地把他赶出国门。

承欢的做法和明兰及郑庄公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有些事不好解决的时候,就先放纵不管,看它往哪个方向发展。

如果犯错的人能自我觉醒,有所收敛,可以不予追究,只是警告一下,而如果错误继续放大,那就不好意思,新账旧账一起算,事已至此,任凭他有千张利口,也无济于事。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计谋,如果大家仔细想一下,也许你的身边就有人用过此法。

0 阅读:262

十二富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