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克的救赎》瑞德和老布都是假释出狱,为何前者却更让人鼓舞,后者却让人惋惜

吾之二 2024-03-28 19:00:32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和老布都是经历了长期监禁后,获得假释。他们重返自由社会时,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适应困难。

老布在离开监狱前感到痛苦,他不想离开,甚至想通过伤害他人来返回监狱,这是被体制化的结果,最后他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选择自我灭亡。

而瑞德在获得假释后,虽然也和老布一样感到无助和困惑,但他最终选择了去寻找安迪,这是他的朋友给予他的希望和信念。

在面对巨大变化时的不同选择。瑞德选择了接受挑战,寻找新生活,而老布则选择了逃避,自我走向灭亡。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面对困难和黑暗时,保持希望和勇气是多么重要。

当我们看懂了瑞德和老布的命运,我们才能挣脱工作的枷锁,找到生活的信念与希望。

01瑞德的自我救赎,最终获得新生

瑞德的自我救赎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他在肖申克监狱度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习惯了狱中的生活和规律。

甚至于在那种受限制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生存的诀窍,成为了监狱里的“能人”。

对于瑞德来说,监狱的规则和生活节奏变成了一种熟悉的安全感,。

尽管瑞德在监狱中游刃有余,但他内心深处对自由仍然怀有渴望。

然而,这种渴望被连续两次假释申请的失败所打击,出狱的梦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两次失败不仅加深了他对肖申克监狱的不信任,也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害怕和迷茫,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

安迪的出现像一束光照进了他的世界。安迪不仅以自己对未来不屈不挠的信念影响着瑞德,还教会了他希望的力量。

当安迪告诉瑞德关于梦想和未来时,他实际上是在为瑞德描绘一个可以逃离心理牢笼的路径。安迪的坚定和不懈追求逐渐点燃了瑞德心中的希望之火。

在经历了多次假释失败后,瑞德在第三次假释面试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已经不再关心是否能获得假释,因为他已经实现了内心的改变。

这种坦诚和接受自己过去的态度,最终让他获得了假释的机会。

当瑞德重返社会时,他虽然是一个适应了体制化的年迈老人,但也是一个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在外界生活中找到了新的目标和意义,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升华。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世界。

正如书中所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青天”,瑞德通过自我救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清澈,完成了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

02老布的自我逃避,最终自我灭亡

老布走出了现实中的肖申克监狱,却没能走出心中的肖申克监狱。因为他在“舒适区”待久了,很难去适应外面的社会。

老布是在肖申克监狱的图书室工作,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他埋头苦干了二十几年。但是却一丝变化都没有。

老布代表着一种无法自我救赎的存在,他的生活被固定在了肖申克的监狱的高墙之内,他的心灵,被囚禁在了自己的恐惧和逃避之中。

他的心灵被囚禁在了自己的舒适区,他的思想被束缚在了自己的习惯中,他的未来被限制在了自己的恐惧里。

他在舒适区待久了,很难去适应外面的社会。他在习惯中沉浸久了,很难去接受新的模式。他在恐惧中徘徊久了,很难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老布没有选择去改变,他没有选择去挑战,他没有选择去追求。

他选择了逃避,他选择了安逸,他选择了停滞。

他的知识没有改变他的命运,他的技能没有改变他的生活,他的信念没有改变他的未来。

他的内心没有光明,他的世界没有色彩,他的生活没有希望。

同样如此,我们每个人,如果你在一个岗位干了七八年,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要是让你去下一家求职,你说不定真的如同老布一样,也会感到这份工作还比不上之前那一份好。

可是,老布做不到,但是瑞德却做到了。

虽然说知识改变命运,但老布没有选择去改变,在肖申克监狱被黑暗包围,但他的内心光明却没有。

也就是说他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已经丧失了。所以他不求改变。

身处暗昧之地,他心中无光。结局只能是黯然收场。

03

“恐惧使你沦为囚徒,希望让你重获自由。”这句话深刻地概括了瑞德的心路历程。

他曾经被囚禁在肖申克监狱的铁窗之内,但更甚的是,他的内心也被无形的恐惧所束缚。

这种恐惧让他习惯了围墙内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疑虑和害怕。然而,随着与安迪的友谊逐渐深化,瑞德开始接受希望的概念,学会了期待未来并为之努力。

瑞德最后终于心生希望,重获新生。他不再对未来感到恐惧,而是拥有了希望和自由。

这种内心的转变给了他力量,使他能够超越过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他学会了不被过去所困,不因恐惧而停止前进,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肖申克对瑞德来说是一座高墙,但是走出去了,它就不存在了。这道墙代表了他过去的自我,他的束缚和限制。

一旦他踏出那一步,那些高墙就变得无关紧要,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强大到足以面对任何挑战。

但是对老布来说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因为肖申克始终在他心中。老布无法像瑞德那样放下过去,他的心灵仍然被那座监狱牢牢锁住。

他在外面的世界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为他从未真正学会如何拥抱希望。

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内心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只有当我们勇于面对内在的恐惧和疑虑,才能解锁心灵的牢笼,走向充满可能性的新生活。

以上,与君共勉!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