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招聘,为何总是被笼罩在“内定”的阴影之下?

上海云河 2024-04-13 17:13:41

在我们身边,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诱惑的社区工作岗位,总是给人“轻松又自由”的感觉,何况就在家门口上班,没有了路途的奔波,是一份好差事啊。很多人都因此很羡慕,却,这样的招聘,为何总是被笼罩在“内定”的阴影之下?

让我们回到这个话题的起点——松江的某个街道正在招聘“人口协管员”。这个职位要求应聘者有本地户籍,会说本地话,这听起来合情合理。毕竟,社区工作需要与居民密切沟通,如果连最基本的语言沟通都成问题,那还怎么开展工作呢?而且,这样的要求也体现了对本地失业人员的关怀,让他们有更多就业的机会。

我自己的感受,如果去社区办理事务,当然更希望接待我的是能说一口流利本地话的工作人员。这样的交流不仅顺畅,还能感受到一种亲切和归属感。

然而,当我听说这个职位的报名情况时,我不禁有些惊讶。原来,这个看似普通的工作,竟然吸引了这么多本地人的关注和参与。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并不介意这份工作的薪水并不高。我想,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份工作能让他们每天上下班都在家门口,更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稳定和安全感。

但是,就在这样的热情背后,我却听到了一些让人不安的声音——“其实都已经内定好了的,对外这样招聘,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这样的说法,让我感到既困惑又无奈。难道,我们真的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潜规则”吗?难道,我们真的认为,那些“很舒服,很抢手”的工作,都是不公开、不透明的吗?

我想,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我们对于公平竞争的渴望和对于机会均等的期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公正的回报,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认可。而不是在一场看似公平的选拔中,实际上却早已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我的朋友,一个地地道道的松江人,他也报名了这个职位。但他告诉我,他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他也听说过那些“内定”的传言。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一个本应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招聘,为何会让人感到如此沮丧?

我想,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让每一个岗位的招聘都真正公开、公平、公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程序上的透明,更是一个实质上的公平。

社区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们希望每一个走上这个岗位的人,都能够真心实意地为居民服务,都能够用心去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这,也正是我们对于招聘过程公平性的坚持和追求。让家门口的工作,不再是“内定”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0 阅读:13

上海云河

简介: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