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山东看中医提问,省委书记舒同夫人忙回话,主席听后大喜

红色先驱 2024-05-07 18:29:34

1957年,毛主席到山东青岛开会,期间游泳时不慎感冒,久治不愈,再加上失眠困扰,病情日渐严重。

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闻讯,请来了山东有名的老中医刘慧民为主席看病,并按照刘大夫要求,让自己的夫人石澜亲自负责为主席煎药。

结果,毛主席在服用刘大夫开的中药3天后,感冒症状就全消失了,连带着睡眠状况也变好了。

病好后,毛主席启程回京,临行前,他专门单独接见了舒同夫妇。

期间,毛主席突然问了一个有关药方的问题,知道答案的石澜忙回话。

毛主席听后不禁大喜,哈哈大笑起来,对坐在一旁的舒同道:“看看,你的夫人讲得多细,将来可以改行当医生了。”

舒同闻言朗声笑了起来,主席对他夫妻俩的信任不禁令他心头一暖。

原来按照规定,毛主席到地方上,生病了,地方同志是不能介绍医生给毛主席看病的,而舒同显然成了一个例外。

那么,毛主席提了什么问题?省委书记夫人石澜怎么回答的?毛主席和舒同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呢?

一直以来,舒同作为书法泰斗,为人所熟悉,但他的另一种生涯却鲜为人知。

身高1.6米,体重没超过60公斤的舒同,又被称作党内“小个子巨人”。

舒同从青年时代起就参加了红军,一直在团、师搞宣传政治工作。

1932年漳州战役结束,打扫战场时,舒同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还对舒同道:“早知道你了,看过你的文章,见过你的字。”

后来,红军就被迫长征,舒同参加了长征,1935年随红一军团到陕北后,舒同被委派担任了红四师政治部主任职务。

一次,舒同向当地群众作报告,当他走上台后,人们才突然发现,他就是在路边墙上写标语的那个小伙子。

那时的舒同,确实很年轻,20出头,写得一手好字,上台讲话口才也不错。

延安时期,舒同还起草不少有关政治宣传工作的文件,文采飞扬,语言精炼,因此很得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赏识。

那时人们爱请毛主席写字,毛主席便常常向人推荐舒同:“不要我一个人写嘛,他的字写得也很好。”

所以当时像“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以及军政大学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等,都是舒同写的。

同样是在延安时期,舒同结识了夫人石澜,石澜在延安也是才女一枚,两人志趣相投,喜结连理,成为一对儿延安时代结合的才男才女。

1939年,舒同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时值抗战全面爆发时期,舒同撰写千字文《致东根清一郎书》,以义正词严的犀利语言,有力斥责了日寇侵略行径,成为讨日著名檄文,被史学家称为“中日关系史备忘录”、“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对话”。

由此,舒同不愧被毛主席称作是“党内一支笔”。

1943年,舒同奉中央之命,赴山东,夫人石澜带儿女随同。

临行前,毛主席在自己的窑洞里,接见了舒同,两人促膝长谈,毛主席为舒同深刻分析了抗战前景和形势,突出强调了山东的战略地位和加强山东根据地建设的重大意义,并指示舒同到山东后,尽快同山东的广大干部和军民打成一片,开展工作。

随后,毛主席又指着窑洞内土墙上挖出的一个长方形“书橱”,对舒同道:

“人家说我们是靠马克思主义起家的,可是你看,我这里并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嘛!马克思主义光靠书本是不可能真正学到手的,要到斗争实践中去学。”

舒同后来回忆起来,这成为了他终生难忘的一次谈话。

而时局的发展也果然如毛主席所料,山东抗日根据地最终成为了抗日战争的坚强堡垒,并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舒同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都在山东工作。

1946年,毛主席和舒同等的电文有13封之多,不过战事繁忙,两人将兴趣放在一边,13封电文全部都是有关华东战局的,不曾涉及书法诗词,风花雪月。

1949年,上海解放,舒同和石澜一同调华东局工作。

1954年,华东局撤销,毛主席点名调舒同进京,有两个职务供他选择,一个是《人民日报》总编辑,一个是文化部党组书记。

不过舒同对曾经工作奋斗过的山东情有独钟,最后没去北京,而是又回到山东,做了山东省委第一书记。

这期间,毛主席曾多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工作。

1957年夏天,党中央在青岛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

期间,向来喜爱游泳的毛主席曾到海水浴场游泳,但因为水太凉,毛主席不慎得了重感冒,接连几天失眠,身体状况很不好。

随行的保健医生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大理想。

舒同得知后,于是便找来了山东老中医刘惠民为毛主席看病,征得了主席的同意。

毛主席当时见这位刘大夫,一听对方名字,便幽默道:“你是施惠于民众啊。”

刘大夫医术高明,社会经验丰富,很快就开出了药方。

但毛主席的随行保健医生和工作人员在看过药方后,却不同意主席吃。

原来,这位刘大夫的药方,多用一些一般医生不太敢用的毒性较强的药材,这不禁令大家十分担心,毕竟谁也不敢拿主席的身体冒险。

而刘大夫也深感事关重大,心有顾忌,在为毛主席诊断过后,便开出了3个条件,他道:

“药方可以开,但有3点,必须由舒书记的夫人亲自跟我去药店抓药、亲自煎药、再然后亲自看着主席喝下去才行。”

面对这种情况,舒同当即出言担保:“刘大夫治感冒的药我吃过,的确很灵,他提出的3点要求,要我夫人参与,我同意。万一有问题,由我们夫妻俩负责。”

最后,还是病中的毛主席表了态:“舒同担保了的,我不怕!”

就这样,石澜作为省委书记的夫人,在那段时期担起了为主席抓药、煎药、喂药的特殊任务,主席身边的随行服务人员也是一丝不苟地工作,时刻关注主席服药后的反应。

3天后,毛主席的感冒症状完全消失,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睡眠状况也逐渐好起来。

所谓无病一身轻,毛主席对此感到特别高兴,特意在回京前接见了舒同和石澜夫妇俩,以表达感谢。

聊天中,毛主席突然想起了刘大夫给自己开的那个药方中的一味药材,便问了一句:“这酸枣仁是起什么作用的,为什么要生熟合起来捣?”

舒同一时被问住,这时,坐在舒同一旁的石澜自然回答道:

“主席,药用的酸枣仁,数陕北的最好。当年在延安,主席您住过的那个杨家岭就满山都长满了酸枣树。我们常去摘一些酸枣回来,放在衣兜里当水果吃。”

听到石澜提起当年延安杨家岭,毛主席的思绪都不禁被带回到了过去。

紧接着,就听见石澜继续道:“酸枣仁这东西,生吃能提神,炒熟了吃能安神。生、熟捣碎入药,就能同时发挥两种作用,平衡中枢神经。所以您不仅感冒好了,睡眠也好了。这正是刘大夫的高明之处呀!”

听完石澜的解释,毛主席恍然大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当着舒同的面,夸奖了石澜一番。

这件事情,细想来还是有风险的.原本按照规定,毛主席不能由随便什么医生看病,舒同敢为主席推荐医生,夫人石澜负责为主席煎药,这已经是开了特例。

所以事后,山东省委的另外一位领导同志才会悄悄对舒同道:“你们夫妻两个胆子也太大了。”

后来毛主席顺利回京,不久后便率团赴莫斯科参加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

而那位山东著名的老中医刘惠民大夫则被指定为保健医生,随主席一同前往。

1958年,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创刊,毛主席亲自审定编委名单,名单中,除了在中央工作的领导之外,又增加了3位外省的第一书记,其中就包括舒同。

1959年,毛主席六下山东济南,他没有选择住宾馆,而是住进了临铁路线的一幢房子里。

而陪同毛主席一起的还有舒同,这时,舒同同时兼任济南军区第一政委。

毛主席和舒同两个人谈天说地,除了工作,聊得最多的便是书法、诗词,有时候也会谈到中医。

这时,没有了战事,两个相识多年的老文友天南海北地长篇聊天,毛主席兴致很高。

聊到了乾隆的书法,主席说:他的字有筋无骨,到处写,我不怎么喜欢。聊到舒同的书法,主席却评舒字有风度,有出处,好看。

毛主席对待舒同,是欣赏的,是真诚地与书友友好相处的,而舒同对毛主席的印象也一直非常好,他一生写了几十年毛主席诗词,对主席身上的谦逊风趣以及由内而外的涵养十分钦佩,在舒同看来,这正是伟人的非同凡响之处。

后来,舒同在最困难的时候,一本《毛主席语录》从不离手。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

舒同参加了西安平绒厂举行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哭得不能自已,几乎昏厥过去。

工人们都说:“这老汉从不流泪,这次哭得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了。”

后来,还是工人们把舒同送回了家。

1992年,87岁高龄的舒同住进了北京301医院,被诊断患上了脑组织软化症。

此后,舒同一直住在北京西山部队里面养病,受病情影响,他的记忆力在不断减退,但是散步时,他依然会吟诵起毛主席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微机字库输入了“舒体”,已示对舒同书艺创造性贡献的一种肯定。

舒同得知后,曾期望在生前亲自重新书写制作一套正宗的舒体字库,但终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实现。

1998年5月27日,走过近一个世纪风雨的舒同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素材来源:

[1]舒关关.父亲舒同与毛泽东[J].党员干部之友,2003,(11):52-55.

[2]崔向华,世一.舒同与毛泽东[J].江苏政协,1996,(12):41-44.

[3]顾炳枢.毛泽东的文友和挚友舒同的传奇人生[J].文史春秋,2002,(10):60-62.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0 阅读:90

红色先驱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