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张仲瀚为啥被提名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人选,担任外交官有哪些条件?

修为之士 2023-12-09 11:47:54

新中国刚成立时有不少国家已经与中国建交了,这样就急需一批又红又专的外交官出使各个国家开展业务。

当时的情况是,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领导人不得不从人民军队的将领中遴选合适人选。

我们在欣赏一些反映建国题材的电视剧时也可以看到,建国之初选出的将军外交官都是现培训现学习各种外交礼仪和语言的,可见要立即物色一批又红又专的外交官还是不容易的。

那么出任一国的外交官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份珍藏多年的电文资料:1949 年12月4日,周总理致电王稼祥大使,提出一份最初酝酿中的新中国大使、公使等外交官的详细名单:“驻外人员确如来信所说,必须政治上绝对可靠,但只能相当成熟,不可能找到那么多完全成熟的人,而政治上可靠性与国际知识的丰富又常常矛盾着,与懂得一国欧洲语言,更难配合。本此,直到现在为止,尚未确定一人,我现将拟调之名单告你,何人派往何国担任何种工作为宜,望将你的意见电告。”

从这里,明眼人可以看出外交官必须具备的条件。接着,周总理亲自拟定的名单如下:一野张宗汉(“宗”应为“仲”、“汉”应为“瀚”)(武官),周同(“同”应为“侗”)(领事);二野阎红彦(外交代表)、王幼平(公使);三野韦国清(大使),姬鹏飞(公使),袁仲贤(武官),韩念农(“农”应为“龙”)(公使或参赞);东北李一氓(大使或公使)、冯仲云(大使或公使)、甘重斗、王央公、荆杰等人。

从这份人员名单上可以看出,张仲瀚是拟出任外交官的人选。

领导人为啥会拟定张仲瀚为外交官人选呢?这要从张仲瀚曾经从事的工作经历以及个人体貌素养说起。

一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张仲瀚曾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叶剑英元帅的高级联络官,深受叶帅器重,担任叶帅的助手高级联络员,周璇在共产党代表叶剑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美国代表罗伯逊之间,常常被叶帅委托参加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组成“三人小组”会议,协助中共中央周恩来副主席会商解决军事冲突有关事项,并受周恩来副主席、叶剑英主任指派到三十六个执行小组当面传达特殊使命------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十分艰巨的,也很考验个人的素质和各方面能力。正是这项工作,为张仲瀚积累了丰富的谈判工作经验。

当然,上面这份名单里的韦国清、甘重斗也是因为他们在国共和谈期间分别担任军调部徐州第 4 执行小组中共代表(将军)、军调部枣庄第22执行小组中共代表(上校)的缘故。二是张仲瀚将军当时34岁,风华正茂,一表人才,身高 1.85 米,眉目清秀,英俊潇洒,是典型的外交官形象。

三是张仲瀚将军书生本色,才艺双全,文化素养高。当年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还曾和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先生联袂演出《汾河湾》,颇具风范。

只是没过多少时候,上述名单中的姬鹏飞、袁仲贤、韩念龙、李一氓先便先后出使民主德国、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上任外交官了。

至于张仲瀚将军为啥没有赴任外交官,私下认为,可能是因为新疆的开发建设和屯垦戍边事业更需要他这位奇才将军。

不过,我们的张仲瀚将军不论在哪里都一样,都是倾尽全力为国家分忧。

推荐阅读:

60年代,兵团安置上海支青时为啥会出现经费困难,张仲瀚道出实情

张仲瀚:国家现在暂时有困难,兵团要责无旁贷地主动为国家分忧​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