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平凡”的家长,能培养出啥样的儿女?一个真实故事说明一切

人文之光 2024-02-15 15:08:28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主流都是平凡的、普通的。但是很多鸡娃家长对于这一点是非常不认可的,甚至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儿女必须不能平庸、必须不能甘于平凡,必须成为人中龙凤。在这种愚昧和反科学的思想驱动下,鸡娃家长开始近乎癫狂的鸡娃。当然,鸡娃家长的理由是,人得有鸿鹄之志,得有大追求。当然实际上鸡娃家长的目的就是啃小:多数鸡娃家长自己活得不如一条狗,而且这辈子翻身没希望,所以把翻身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于是这才开始癫狂鸡娃。对于鸡娃家长来说,自己的儿女其实并非儿女,更是满足自己私人欲望、啃小图谋的工具而已。

当然对于这一点,很多鸡娃家长嘴上是不承认的,但是实际上承认的:比如很多家长生二胎的理由就是“大号”(第一个孩子)被练废了,于是重新练小号——可见在猪狗不如的鸡娃家长眼里,是毫无亲情的。

尤其是穷人、农村出身的做题蛆群体里,是最没有亲情的,说他们是牲口也不为过。今天小编就要说一个不甘平凡结果妄念太大,得了精神病的故事。

1、史无前例的高度

话说杨兄弟是一个85后湖北青年,老家是湖北恩施的。杨兄弟高考的时候,考了个三本,也就是民办本科。杨老弟的父母都是农民,但是考虑到不管咋说,自己家里也出了个“状元”(按:农村人愚昧,觉得本科的含金量相当于状元),因此,举债供杨兄弟读三本——要知道,三本学费可贵呢。

杨老弟也自命不凡,毕竟自己可是自己家祖宗十八代都没有过的人才,这种心态让杨老弟膨胀,同时杨老弟的父母也感觉自己的儿子是几千年难得一遇的人才,于是对杨老弟寄予厚望,希望杨老弟能干一番大业,光宗耀祖。甚至杨老弟的父母直接表示不允许杨老弟做一个平凡的人。

而杨老弟在大学里也确实结交了一些酒肉朋友。三本院校吹牛风气浮夸,比如有的开小卖店的学生,会说自己家里开连锁超市的,有的三本学生父母是工人,但不影响学生吹嘘自己的父母是干部,是大企业家。毕竟,不这么吹,怎么骗学校里的无知少女?

杨老弟在这种氛围下,认为自己和湖北省的大人物子弟成了同学,于是更加膨胀了,更加想做大事儿了。

2、冰火两重天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杨老弟三本毕业后,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当然刚才说了,杨老弟是85后,大学毕业的时候,大概是十多年前——2010年前后。那会儿的三本生态位,大体和现在的二本中游差不多。

杨老弟认为自己的文凭,应该被国W院请去上班,最起码也该在省里或者中石油这样的单位当个领导,但现实很打脸——愿意聘请杨老弟的,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民企。因此杨老弟深感自己怀才不遇:当然其实杨老弟也没啥才华可言。

杨老弟就这样处于摩擦性失业状态,不过杨老弟坚信自己是天才,于是劝说父母把自家的房子土地抵押出去,然后拿到深圳创业。不过杨老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经验,在深圳创业可想而知:他家的这点财产,被他消耗殆尽。

斗败了的杨老弟深感世道不公,但即便如此,也不愿意去民企打工:因为杨老弟觉得,自己不能甘于平凡,必须做大业。于是杨老弟整日沉浸在幻想里面,不是幻想今天捣毁了共济会的总部,就是幻想明天自己做了海军司令,荡平夏威夷。

村里人提起杨老弟,经常说,可能杨家的小子中邪了。但是也有人觉得,因为不甘平凡,因为鸿鹄之志,杨老弟已经得了精神病,没救了。

0 阅读:19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