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毛主席做出四项决策,导致印度彻底失掉国运

天下有警 2024-04-22 18:37:01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可以说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国运转折点。

当时的印度不管是发展潜力还是外交影响力都远超中国,结果这场仗打下来,印度各方面的发展都迅速放缓,最终迅速被中国超过。

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解放军

在这场战争中,毛主席做出了四项决策,最终影响了这场战争,甚至导致印度彻底失掉了国运。

按兵不动

毛主席的第一项决策是按兵不动。这种决策放在现在的中印关系上,可能会被很多人视为软弱,但在当时这确实非常符合国际局势的决策。

因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世界局势要远比印度恶劣。1962年的时候中国已经和苏联交恶了,双方已经在外交和军事上产生了对抗思想。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开始交恶

美国方面,1962年时仍旧将中国视为苏联的“小弟”,认为中国和苏联在各方面都高度绑定,是美国需要对抗的国家。

反观印度,当时却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如鱼得水,作为一个大国,当时的印度是苏联和美国都争相拉拢的对象。

苏联方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大力支援印度建设,为印度提供了大量大宗商品、优惠产品以及工业项目。

现在很多人都将苏联为中国提供的156个工业项目,视为新中国工业的起点。

来华援助的苏联专家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苏联也为印度提供了不少的工业项目,数量达102个。

并且因为后来中国和苏联交恶,苏联撤走了对中国的援助,但苏联对印度的援助却没有断过。

所以至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苏联对印度的工业项目援助投入要远大于对中国的投入,可见苏联对印度有多“掏心掏肺”。

至于美国方面,在印度《宪法》第一页称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下,美国却允许印度加入国际市场。

这也使得印度是当时世界上少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却能和国际社会自由贸易的国家。

尼赫鲁和肯尼迪

所以就当时中国和印度面临的国际环境,但凡中国在边境问题上先出手,第二天中国就得被美苏同时宣传成“中国是侵略印度的霸权主义国家”。

可见毛主席让部队按兵不动,让印度打响第一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抓准时机

毛主席的第二个决策,是找准时机,迅速下手。

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的时间节点是1962年10月,而这个月在美洲方向发生了一件小事,那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部署在古巴的导弹

在美苏都在同时大力支持印度的情况下,中国要想动手就得选择一个美苏都无法顾忌印度的时间点。

毫无疑问,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件同时牵制了美苏,使得双方都腾不出手来支援印度的时间点。

在这个局势下,中国迅速抓住了机会。

10月14日美国发现了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22日肯尼迪发布全美广播,对全美民众宣布这一消息,并且宣布封锁古巴,于是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对立爆发了。

古巴导弹危机

中国方面在美国发现古巴导弹的4天后及开始对古巴封锁的2天前,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对印自卫反击战,开始全线出击。

等10月28日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上达成一致,结束这场危机时,中国早就于22日宣布结束对印自卫反击战,全线停火。

打出和平

毛主席的第三个决策,是出手就要把印度打疼。

印度当时之所以敢侵占中国的土地,甚至敢和中国打这一仗,是因为印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印军

即使是今天,也有不少印度人过度自信,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如印度。在1962年之前那个中国和印度还没实际打过的年代,印度人会自大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因此只有打疼印度,让印度知道它的军事实力远不如中国,才能保证印度再也不敢侵犯中国边境,才能保证中印边境的和平。

现在的中印边境局势也能证明当时打疼印度的正确性。

虽然今天的印度依旧不断的在边境问题上恶心中国,但印度却不敢和中国开战,这使得今天的中国得以集中精力和资源去和美国对抗。

对印自卫反击战

毛主席的第四个决策,是打完就跑。

中国打这场战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抢夺中印边境的“失地”,而是为了保证西南边境的和平。

对于印度这个体量巨大,且在上世纪60年代纸面国力远比中国强的对手,我国也是很头疼的。

如果我国真和印度完全撕破脸,双方不死不休,那对中国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到时候印度和苏联会合作的更加紧密,中国从北方到西南方向会被苏联以及其相关的势力完全封锁。

所以打疼印度,让印度知道自己的军事实力不如中国,但又不让印度伤筋动骨,是保证中印之间和平的最好办法。

对印自卫反击战

同时中国打完就跑还能进一步奠定中国热爱和平的形象。

毕竟这场战争是印度方面先挑事的,中国只是被动还击。当中国打了印度就撤回边界线后,就能向全世界证明是印度首先挑起了这场战争。

在毛主席定下这四个决策后,中国也打出了一场极为漂亮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在这场战争之后,印度不仅没得到实际的好处,还极大的伤了面子。

本来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还有可能凭借自身威望对印度进行改革,但这场仗打下来后尼赫鲁直接颜面扫地,彻底失去了改革印度的威望。

尼赫鲁

并且在国际上,这场战争也使得印度威望尽失,从当时的“不结盟运动领导人”变成了一个“边缘国家”。

到了今天,印度内部政治混乱,国际上也没有大国将它当回事,可以说是自1962年时就彻底失去了它的国运。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冉启培:1962年我军在大好形势下,为何主动停火并后撤20公里?》

【2】中国青年网·《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2 阅读:448
评论列表
  • 2024-05-01 08:34

    阿三要是发病的时候就要狠狠的打

天下有警

简介:汇集全球警察文化,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