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经济发展一时失速,未来还有翻盘机会么?

数据读城 2024-05-09 11:42:42

一个优等生考差了一两次,还有点赌气躺平的想法,不代表以后就沉沦了;广州就是这个城市优等生,身为一线城市、第一经济大省省会、华南最大商埠,这两年发展未达预期,但底子尚在,转换思路,3年翻盘是极大概率事件。

确实,这些年到今年1季度,广州的经济表现难言优秀;被京沪甩开近15000亿,被深圳甩开近4000亿,一直跟二线城市重庆扯皮,年年增速比不上成都、杭州等城市。连头部企业和创新企业,广州也有掉队的嫌疑。

今年一季度的头部车企研发,广汽垫底,虽然有人指出只是广汽上市部分的数据,不包含两个自主品牌传祺和埃安,不用过度解读,但广汽的表现不佳已经让广州二产滑落。2024年第一季度,广州第二产业增速2.3%,增速为全国平均增速的1/3,其中广汽一季度同比下滑20%,小鹏汽车下滑46%,埃安下滑7.6%。广汽埃安前几年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然后迅速转为平淡,拼成本、规模效应干不过比亚迪,高端、智能化对标不了华为鸿蒙智选系列。

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城市产业的腰部,这方面北深上在第一梯队,广州不如苏杭,未来孵化出头部企业的可能性低。

北上广的二产占比都低于30%,但北上的二产体量比广州大,广州工业这些年来为什么落寞,原因就是没有京沪深那样的银行总部,也没有证券交易所这种金融大吸器,偏偏要搞“退二进三”。

但应该看到,经济实力、科教文卫和各种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基础。除了北京上海,综合来看,没有明显短板的城市只有广州和武汉。GDP能威胁广州的重庆、苏州、成都,实力一般且各有短板,杭州有质量但规模太小。哪怕广州的经济一时亮点寥寥,但若保持规模上的稳定微增,各行各业百花齐放,以庞大平稳的走向,并非没有机会逆袭。

广州研发经费占比一直较低,但技术转让合同一直挺高,2022年为2600多亿,比深圳高出1000多亿,2023年差距扩大至1200亿,而苏州只有千亿不到。2018年之前,广州的技术转让合同都比深圳要低,2018年之后广州一直领先深圳。

虽然广州这几年来没有诞生过什么顶尖企业,上市公司也被苏州杭州超越,创业氛围没有北上深苏杭浓厚,但这些都是顶层设计层面可以引导的。比如时下火热的低空经济,小鹏汇天、亿航智能这两家头部企业能否脱颖而出对广州而言非常关键。

与长三角的城市阵列和生态位分布及竞争态势不同,珠三角的竞争局面不是广深之争,而是广深港之争,争夺的是国际和国内资源。港深的深度捆绑,资本和产业方面的叠加强势,广州处于下风。

但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广东现在某种程度上的强中心策略升级,从重点打造广深佛莞珠海惠州等大湾区多个城市,到集中火力资源全力打造深圳和广州——助力深圳冲向强一线,广州维持一线城市。内陆强省会倾力打造省会城市一个强核心,经济大省广东聚力打造两个强点城市深圳和广州,双门面也是门面,怎么会翻不了盘。

1 阅读:643
评论列表
  • 2024-05-10 00:44

    广州以前多种工业并存,现在只提汽车

数据读城

简介: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