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过《雍正王朝》之后明白的道理(6)

茅塞盾开 2024-03-22 23:13:31

1、胤禛从众多兄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雍正皇帝,可是对于他自己而言,却是开启了一段熬肝费心的苦闷岁月,这短暂的十三年皇帝生涯,胤禛是在紧张和忙碌之中走完的;邬先生为胤禛登顶皇位出力甚多,在胤禛登顶走向辉煌之际,他却只能卑微地离开,依旧是一个寂寂无名的白丁之身。多年后,获得财富自由和人身自由的邬先生,带着酷似年秋月的如月姑娘,远离了 一切是非,轻轻松松地远走了。

雍正皇帝的痛苦,旁人想象不到;

同样,邬先生的快乐,旁人依旧体会不到。

俩人人生际遇的对比,充分印证了那句话,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也许还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对谁都一样。

2、胤礽从康熙那边获得的资源是最多的,但是他却是最为康熙大失所望的,康熙第二次废黜他的太子之位时,连怒火都懒得发了,那是彻底放弃了他。

对于很多人而言,物资资源过于充足,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也许,这些只是在加速他的覆亡。

资源匮乏的环境,更能激起一个人的内在潜力,促进其奋进。

3、康熙面对前来“上访”的老臣,尚且可以和他们席地而坐,共同追忆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把老臣们感动得一塌糊涂。可是,一转脸,面对匆匆赶来的太子胤礽,这些老臣的所作所为,又成了康熙口中所说的欠钱不还的老赖行为。

雍正在面对铁帽子王逼宫的时候,会尊称他们是旗主王爷,可是面对弘时的时候,马上改口成了“污遭猫的王爷”。

可见,做人到了康熙、雍正这个层面,已经没有了绝对的对与错,有的只是暂时的利与弊。

4、八阿哥为什么会错失皇位?

从实际工作成果来看,八阿哥的工作能力其实是非常差劲的。管理户部出现了巨大亏空;处置刑部案件获得康熙认可,说到底是八阿哥想整倒太子,目的并不单纯,被康熙知道真相后,其行为又成了“其心可诛”;到了“议举新太子”期间,八阿哥因为过于沾沾自喜,居然没能看出这是康熙老爷子投放的烟雾弹,最后惨淡收场;康熙传位之夜,八阿哥明明占据最大优势,却眼睁睁看着皇位从手边错失;至于最后的“八王议政”风波,老八千算万算,居然再次漏算了至关重要的常务副皇帝十三阿哥。

于是,十三阿哥从天而降,又一次打破了八阿哥的春秋美梦。

八阿哥这样的水平,怎么能托得住皇位呢?

如果不是仗着皇子身份,八阿哥这通胡乱折腾,估计早就令自己投胎轮回了好几次了。

以上八阿哥种种,正应了王家卫的经典电影《一代宗师》中那句赵本山所讲的台词:

“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没那个本事别瞎折腾。

否则,再强大的背景,也得被霍霍光了。

5、坏和毒是两个概念。

或者说,毒是更深层次的坏,是没有底线的坏。

相比较于毒,坏的技术含量可能没那么高。

这点,在九阿哥和十阿哥身上就体现得非常淋漓尽致。

九阿哥和十阿哥同为八爷党的阵营,都和胤禛不对付。

但是,十阿哥的坏,更多时候只是意气用事,并没有那么多心机,造成的杀伤力也有限。

而九阿哥的毒,则是充满了算计、阴谋。

因为他满腹毒辣的想法,造成的破坏力也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胤禛在处置八爷党的时候,将九阿哥和八阿哥是按照同样标准处理的,却放过了十阿哥。

原因很简单,十阿哥虽然坏,但是并不歹毒。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