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的外号为什么叫“喂喂操”?1987年11月20日大哥大开通使用

萨沙讲史堂 2023-11-19 21:35:43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小灵通的外号为什么叫“喂喂操”?1987年11月20日:移动电话网“大哥大”开通使用

中国的通讯事业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1949年,中国电话的普及率仅为0.05%,电话用户只有26万,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几个城市。

大部分中国人没见过电话,更别说打过电话了。

1950年,在苏联的援助下,新中国完成了首都北京和各省会联络的固定电话线路。

直到1952年,新中国才完成了首都同各个大型城市的固定电话网络。

毛泽东时代,中国通讯的发展有限。只有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以及高级官员、高级军官的家里,才会设有电话。

所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发达时期的象征。

直到1978年,人口已经9亿的中国,仅有100多万部固定电话,比人口400万的香港还少。

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办法用电话通讯。

城市的市民要么去邮电局打电话,要么就去单位蹭电话,两种办法都不容易,农民则压根就用不到电话。

更要命的是,电话本身也很落后,只要长途电话基本都要通过总机转接,经常需要长时间等待,而且通话质量很差。

当时打长途电话跨省,尤其是打到跨省的农村,经过层层转接,花费几个小时是正常现象,甚至一两天才能够接通。

有意思的是,聪明的上海人,发明了一种带人工呼叫功能的公用电话。

上海是全国电话数量最多的城市,拥有电话数万部之多。

1952年10月1日,上海电信局在上海市中心区和浦东、真如、吴淞、大场、江湾、南市、龙华等区开办传呼电话。同年12月1日,军管上海电话公司在苏州河以南的普陀区和江宁区开办传呼电话。

到了1954年10月,上海搞了1600多个传呼电话站,大部分是小卖部,后来也设在居委会。

传呼电话站很有意思,接到电话以后,通常直接派人跑到对方家里敲门,或者通过居委会大喇叭通知对方来接电话。如果对方不在家,他们就会将电话的内容记录下来,等对方回家以后交给他。

当然,这可不是白打工。接电话的人除了支付电话费以外,还需要支付一些传呼费。

这种传呼电话站到1985年时,有高达3000多个,从业人员1万多人。

传呼电话站基本都设在上海的弄堂里,覆盖半径不超过500米,跑步过去10到20分钟肯定可以找到人。

有一个报道写的很生动:1995年,近300户居民从浦西动迁到浦东大道2511弄小区,居委会在小区门口搭建一个小房间,一半是门卫室,一半是电话间。吕老先生的老伴因做事踏实,动迁后被居委会选中值守电话亭。

座机电话尚未完全普及。市民家中要安装电话是个麻烦事,不仅需要排队,而且安装一部电话的费用是一个普通工人几个月的工资,大部分的上海家庭都会使用传呼电话。

电话亭营业时间是从早上7时到晚上7时。值守人接到电话,就把听筒搁在桌上,拿上电喇叭,小碎步跑到楼下喊人,“XXX室,有侬电话。”整个小区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传呼声,哪户人家有喜事也早早地周知小区居民;如果接电话的人住得离电话亭稍远一些,就记录回电号码,一次传呼叫上多位。以当时的价位,“传呼一人,3角;打一个电话4角起。” 吕老先生记得,当时电话亭每月都有1400元左右入账,够负担3个传呼电话值守人的工资。

电话亭运营的时候,传呼电话正热,打电话的人经常排队。电话费不便宜,一个电话相当于一副大饼油条。“懂经”的人,电话里长话短说,一两分钟能挂机;碰上“拎不清”的或者小情侣煲电话粥就要“急煞人”。当电话亭门口排起长龙,即使有3个值守人也忙不过来,吕老先生就充当临时传呼员,替老伴和附近居民分忧。

在需要传呼的时期,值守人是个考验情商的活。接听电话后,哪些着急的,哪些不着急的都得听得懂,能用电喇叭吼的、不能吼的也要会“看山水”。多年前,吕老先生接到小区一居民亲戚打来的电话。可他记得,这户人家已经安装电话,许久没用过传呼电话,可他家亲戚为什么还打到传呼电话上呢?旁敲侧击之下,他了解到这户人家小两口正在闹别扭,丈夫接到妻子亲戚的电话,愣是不肯告诉妻子。无奈之下,妻子亲戚只得把电话打到了传呼电话亭,由他来传呼。吕老先生听罢,把事由和回电号码记录下来,为了不激化矛盾,还饶有技巧地私下把事情传递给了那户人家的妻子。

到了80年代后期,固定电话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价格非常昂贵。当时安装一部电话需要巨款,还要单位介绍信。就算这样,还要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

90年代初,安装固定电话价格开始下降,也需要数千元:“那时装电话要3000多元钱,而且因为设施和人员有限,就是你家办好了安装电话的手续,也要等上好一阵子才能通话。那时候家里能安得起电话的不是大款就是领导。”

所以,很多人仍然选择去邮电局排队打电话:领到挂号单子后,话务员会帮你将电话转到你所需要的城市,这个过程最快也要等上1个多小时,等上几个钟头的也是常事。因为最初是电缆传输,如果打电话的人将线路占上了,其他的人就要等他打完了才能打。

鉴于电话如此差劲,老百姓主要用两种方式沟通,遇到非常重要的急事,一般是发电报,不太急的事情则用写信。

电报的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价格很贵。在80年代,从上海发到苏州的电话,一个字还要1角多,一份电报就要好几元钱。

至于“这里人傻钱多速来”的超经典又短小的电报,可不是普通人编的出。当时老百姓月薪才几十元,几块钱相当不少了。除非有很大很急的事情,普通人不会发电报。

当时的家庭一旦收到电报,通常会比较紧张,肯定有什么大事,不是大喜事就是大坏事。

此时世界通讯技术发展的非常快,中国的通讯水平实在低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只要愿意引进国外技术,通讯发展是没什么问题的。

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安装了程控交换机,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从此开始,每年各省的固定电话用户,都以百万数量猛增。以吉林省为例,1996年才到达100万,到2003年就是500万,2006年为700万。

90年代,大哥大和BP机也开始普及。

在当年来说,大哥大是非常昂贵的,通讯费用惊人,还是大款的标配。

当时的暴发户,一定要买一个很大的大哥大,故意塞在裤兜中。

通话的时候明明听得很清楚,他们也要扯开喉咙大喊,让周围的人看着自己打电话。

当年的人回忆:当时一部“大哥大”要一两万元钱,身价相当高,能买得起的人少之又少。可“大哥大”身形笨拙,屏幕小,重量大,电池不耐用,一天就要充一次电,而且“大哥大”除了能打电话外没有任何功能。

一个报道写的就更详细了:1987年,当时为了实现广东与港澳移动通讯接轨,在广东搭建了移动通讯网。同年11月,第一批用户使用上了手机。作为中国第一个手机用户,中海集团董事长徐峰说,虽然手机售价2万,入网还需要6000元,但这一通讯工具,极大方便了他的商业洽谈。实际上,大哥大虽然售价2万,却供不应求,在不少黑市中,价格一度被炒到3万甚至5万之多,市场仍然火热。大家知道当年三五万元是什么概念?1987年,当时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大约是50元一个月,被视为“结婚三大件”的洗衣机300元,彩电1800元,摩托车4000元。很难想象,几万块的手机,在当时人们的眼中,除了“富裕”这层含义外,还有什么?

当年的大哥大重量和体积都很惊人,最初更是重达2公斤。

在整个90年代,大哥大的份量都不轻,体积也大。

在电影《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中,山鸡就是用一个大哥大电话,将敌对帮派老大骆驼,打的满头是血。

为啥?当时的大哥大就像砖头,甚至可以将人砸死。

同时,大哥大的通话收费也很高。

一个在海南海口做生意的老哥回忆:当时,“大哥大”的话费也是贵得吓人,双向收费,一分钟一元,而且海口基站少,信号差,省内互打电话必须加区号,离开海口还要加收漫游费。1992年正值海南房地产业的高潮,各路投资商、经纪人、建设者云集海口,躁动的海岛孕育着各种机遇。“当时用‘大哥大’的多是各路老板,为了方便联络业务。”我当时从事建材行业,每个月的话费都得2000多元,可以给好几个职员发工资了。我记忆中还有件趣事。有次,我和朋友一起在海口市东北部的桂林洋游泳(距离市区20公里),用了“大哥大”打电话。当月在运营商处交话费发现,那个月竟比平时多花近千元。他咨询后才知道,当时海口的基站信号覆盖不到桂林洋,用的竟是广东徐闻的信号,每分钟都加收了漫游费。

大哥大显然不是老百姓可以承受的,于是寻呼机开始盛行。

香港台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慢慢普及寻呼机,大陆叫做BP机。

港台电影中频繁出现寻呼机,也是当时小市民的标准配置。

寻呼机可以看作,现代化版本的上海传呼电话站。

有意思的是,虽然有了大哥大手机和寻呼机,仍然存在一个问题。

寻呼机虽然价格低廉,却不能及时回复,接到信息的人还需要四处找电话带回去。显然,这种模式省钱归省钱,不是很方便。

大哥大虽然方便,可惜价格太贵,老百姓承担不了。

于是,今天的主角小灵通就出现了。

大概是1996年后,很多城市居民都用过一种类似手机的东西,叫做小灵通。

小灵通的特点鲜明,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通话资费大大低于手机,而且机器本身也很廉价,有的城市是直接送机器。

显然,小灵通特别适合需要大量及时通话的人,比如小商人、业务员、快递员等等。

小灵通可以看作,廉价版的大哥大手机,比寻呼机使用的多,比大哥大实惠的多。

那么,小灵通这么好,岂不是应该一统江湖了?

小灵通没有嚣张多久,就逐步被淘汰了。

这主要是,小灵通有很大缺点,一是在很多地方信号不佳,而且只能在市区使用;二是开车期间,只要车辆速度较快就不能用,必须停车后接打;三是最初只能在小灵通之间互发短消息。

大家抱怨最多的,还是小灵通的通话质量不佳:通讯基本靠吼。

因为通话不清晰,通话双方都要提高音量,有时候甚至要大吼大叫。

即便如此,小灵通还有个频繁断线的问题。

小灵通有个外号叫做“喂喂操”,标准通话流程是:喂?听得到吗!喂?听得到吗!我草(挂断重拨)!

虽然有种种问题,小灵通的通话费用低这一项,真是一招鲜吃遍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2006年,中国大陆小灵通用户达到历史顶峰,9341万户。

小灵通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资费会这么低?

96年通讯业搞改制,将移动从中国电信中拆分出去。

此时的电信认为移动业务是未来,很想发展这方面的业务,却被移动、联通垄断了,无法申请到牌照。

正在走投无路时,电信公司无意中找到了突破点,就是小灵通。

1996年,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去日本考察,一说参加了日本技术研讨会,发现了日本的小灵通技术。日本小灵通在1995年开始商用,到1997年有700万用户。

要说徐福新也是人才,还是通讯的科班出身,不是浮在上面的官员。他顿时想到,这不就是电信公司的菜吗?

小灵通最大的特点是,它可以算是固话的延伸,根本不用架设新一代的移动网络。

也就是说,只要利用中国电信现有固话网络,前端接上PHS的无线技术,就成了一个建立在固定网上的手机系统。

这样一来,不但规避了3G牌照,最重要的是可以按照固话资费计费,在费用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由此,徐福新成为小灵通之父。

可以说,徐福新能够想到这么搞,本身就是很了不起。当然,小灵通技术完全是日本的。最初小灵通的零配件都是日本进口的,我们拿来组装一下而已,后来才开始自产。

于是,小灵通一举成名。

自然,这也同电信的背景够硬有关系。

说来说去,小灵通是在移动、联通的碗里抢饭吃。尤其是小灵通低廉的收费,对移动、联通手机业务冲击很大。

移动、联通多次去信息产业部告状,国家政策也有所摇摆,一会支持一会降温。

徐福新提出引进小灵通是1996年,全面在中国搞起来,则是2003年了,整整花费了7年时间。

小灵通太实惠了,一直坚持到2008年才开始崩溃。

这主要是3G网络普遍建设成功,手机资费也大大下调,小灵通的优势没了,劣势又非常突出,自然完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527
评论列表
  • 2024-01-21 13:36

    下期写个专栏,为何中国联通偃旗息鼓了。

  • 2023-11-25 12:28

    第一代小灵通我用过,找人要好号,我记得是8666661,真的是,喂 喂 草,没信号

  • 2024-01-22 10:13

    小灵通信号好不好和电信的基站多少有关系,在城区绝对好用,当年汶川大地震刚震完,我们一群人都在打电话给家里,所有手机都是忙音,就我的小灵通接通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