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跑马遇上千年古镇,我在黄花涝等你

声测管 2024-04-08 11:09:24

悦跑空港,乘风向上

2024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半程马拉松

将于4月14日鸣枪起跑

在挥洒汗水之后

不妨来黄花涝漫游

去安静地感受慢下来的人间烟火

“黄花涝”,一个行河而船、依河而街、因河而镇的千年古镇,在三国时期,就建立于此,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如今,这里背靠丰荷山,临府河之滨,与东西湖隔河相望。天河机场的雄鹰掠空而过,依河傍水之间,古镇里的阡陌古巷、古楼古居,交错着诗意拉长了似水年华,时间在此被遗忘,把人就此留在岁月中。

府河,又称涢水,发源大洪山,穿东西湖后入黄陂。站在黄花涝高处眺望,便可见府河如月牙般,缓缓流过,大片滩涂,绿草黄花,鸢飞草长,群群牛羊悠然散行……

府河与黄花涝相辅相成,府河滋养了黄花涝的丰饶,让这里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而黄花涝村民的勤劳善良,又让府河焕发生机,在安恬中孕育发展。

黄花涝曾被誉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码头无疑占据了大幅篇章。古时的黄花涝多水无地,货运、交通等所有出行全靠码头,“民国沿岸码头活,千船停泊万灯火,茶楼酒肆满街是,人海如织店挤破”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作为黄陂历史悠久佛教寺院之一,铁佛寺三面环水,东望日出,云蒸霞蔚,五光十色,西望府河,银带飘绕,百舸争流,史记“明太祖铁佛寺题字,康熙爷亚元居赐匾”,足见当时铁佛寺的辉煌。

几经风雨,这座古寺依旧静静地隐于山林之间,百年的风霜都被悄然藏于建筑的一砖一瓦里,只留下令时间都停下的宁静。

紧邻铁佛寺复建而成的松岩塔,塔身八角,以花岗岩雕砌而成,台明四周以汉白玉栏杆围绕,地面以青石铺装,共十三层,各层高自下而上逐步收敛,其余各层以比例收分,各层有出檐。

沧浪亭原名“思亲亭”,又称“武亭”“南亭”,清朝康熙十八年,黄花涝村民为纪念本镇武侠义士“金燕子”而建,经过几毁几建,如今在原址修建一层五米高亭廊,以弘扬历史文化。

比起熙攘的街巷,村落背后的三清书院偏居一隅,安静清幽。在这里,不仅可以探寻黄花涝的“前世今生”,还能欣赏到全国各地书法家挥毫泼墨的艺术佳作,感受其独特的古朴韵味。

黄花涝文博馆位于古镇之南,承载着黄花涝丰富的人文历史。经典故事、传闻佳话、奇珍异宝.......馆内藏宝无数,如果说黄花涝文博馆记录了黄花涝的历史,那馆内的收藏品则让我们在回顾历史时,细细品味那一个个细小瞬间。

陈宅交通站坐落于古镇西南隅,以木屋布瓦、天井小院、门楼牌坊等元素错落有致地构成,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保存得相当完好。这里曾是抗日地下革命的联络站,革命精神在此地流传了近百年之久,光辉历史源远流长,犹如一颗永不磨灭的明珠,熠熠生辉。

梅园,得名于其房主人梅姓,始建于明末清初,系当时享有盛誉的戏曲世家所居。门前雕栏缀以红色图案,彰显出当年雕工之精湛与考究。园内布局雅致,墙壁镶嵌各式盆景,盆内花草栩栩如生,生机盎然。据传当年的江翠兰、陈伯华曾在此居住过。

心动不如行动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跑马旅行,是疗愈心灵最好的方式

来黄花涝,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黄陂融媒体中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