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清华蔡教授终结五一七天假,遭亿万人唾骂,他为何这么做

两点钟评事 2024-04-29 02:50:15

全国顶尖大学的教授提出了调休“五一7天假期”,这是顶尖的智慧还是何不食肉糜?

近些年来,网民们关于调休一事吵得沸沸扬扬,大部分人都对此持反对意见。

在此过程中,推动假期调休的人员和提案也被推到了台前“批斗”——一个名叫蔡继明的清华教授被网民谴责,似乎是因为他的提案才让国家有了调休五一的决策。

那么,这位清华教授是怎么想的?调休五一假期果真是他的手笔吗?

一、清华教授调整五一假期

清明假期刚过,人们对于调休的埋怨声少了些许,但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不少网友又发起了牢骚。

近日,“五一调休”的词条冲上了热搜,不少人开始纷纷“感谢”起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因为这个名叫蔡继明的清华教授在十数年前就提出了“调休五一7天假”的天才般的创想。

蔡继明是1956年生人,以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毕业于南开大学,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人才,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责任教授。

不少人看到蔡继明教授的履历时便调侃:拿着国家的钱,侵占着人民的假期,他算哪门子专家和教授?

网民对此人的抨击来源于越调越少的假期的愤怒。

事实上,在2008年之前,五一的假期的确有7天,那时的人们还观看过《五一七天乐》这个节目。但是,该放假模式随着一个方案的出台而发生了变化。

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七天假,这是“五一7天假”的由来。

既然从前的五一假期也是调整后得来的,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假期越调越少,是否和蔡继明教授有关?

2006年,蔡继明的课题组通过民进中央提交了一项提案:建议把黄金周的集中休假改为分散休假。

他的理由是:“五一”“十一”出游人太多,交通拥堵,景点人满为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如此之长的假期不利于劳动人民进行工农业生产。

他的提案被有关部门获悉,国家发改委先后6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

2007年两会期间,蔡继明再次提案呼吁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

果不其然,2007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明确了从2008年起我国将要执行的假日方案。

自法案出台后,2008年的“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改为短假三天,并设立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放假,总时间由10天变为11天,

看起来多增加了一天的假期却引得民怨沸腾,蔡继明错在了哪里?

虽然他的本意是要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出行安全,但被调整后的假期却格外的分散,所以,他自从2006年提出这个建议后就立刻引起了网民的谩骂

二、蔡继明推动法案更改引众怒

当年的百度贴吧可谓是热闹非凡,谩骂蔡继明的帖子成千上万。

为此,蔡教授还状告百度,要求百度关闭贴吧,给他赔偿精神损失费。只不过这件事情的结局非常戏剧——百度最终胜诉,而且拒绝封吧。

此事还远没有结束,蔡教授的大名被人民群众知道后,不少的打工人在他的身上泄愤——有人打电话骚扰他的家人,有人还举报他的工作不合格。

这让蔡教授越来越恼火,他公开接受采访时声称:“假期又不是我调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提意见的人,骂我的人非常不正确。”

事实上,蔡继明的建议的确有可取之处。

他是看到了国内每次放长假时旅游业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所以才提出了一个这样“分散放假”的概念。此外,他也提出“要推动完善带薪休假模式”来保障打工人的合法权益。

可是,上层的理论十分美好,但执行下来总是会变了味道。蔡继明忽视了底层的情况——他所在的地方是公共事业单位,当然能得到公共事业单位发放给他的福利和权益。

可是,在不少私企打工的打工人面对的只有苛刻的老板、被压缩的休息时间和不断延长的上班时间,极少有领导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法定节日正常上下班。

因此,他的提案就成了许多老板钻空子的机会,所以才引来一众打工人的谩骂。即使他的本心可取,但实行下来的措施却让许多打工人损失了自身的利益。

当年取消五一长假的提案被采纳之后,蔡教授还致力于将十一长假取消,但最终因为网友骂得太难听而不得不终止。

其实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曾经致力于取消黄金周和长假。

2004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在论坛上提出: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

在几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他都提出要取消五一或者十一黄金周来强化春节长假,以增加中国传统节日。

三、普通打工人对于“调休”的痛恨。

我国有14亿人口,一年一共365天,可这14亿人只能实行11天的公共假期,实在是太过可怜。

目前,不少打工人对于“双休”已经成了奢望,所以大家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公共假期上,但是每一次放假,打工人都会迎来各种刁难:要么是将周末休息和公共假期连在一起的调休,要么是出行极其困难的假期。

所以说,大部分的打工人讨厌的并不是不放假,而是投机取巧般的调休。

即使网民已经厌恶至此,但迟迟不见法案改动,因为调休对于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是非常有益处的。

1999年,国内出现了“黄金周”的概念,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消费。

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商慢慢具有一席之地,大部分人的消费都会集中在网上,这使得出行的消费以及实体经济的消费渐渐低落下去。为了让实体经济振兴,所以“调休”便大行其道。

但这样的情况引得了很多网民的愤怒:每当放假要出行时总是会面对人满为患的车流,也总是面对收费极高的景区,本想好好陪着家人放松的旅程却最终以开车回家而结束,可悲的是,回家的路上又逢高速堵车。

因此,互联网上的网友犀利评论:既然这么会调,干脆先让我休息100年再工作500年。

综合来看,蔡继明虽然有些创想,但确实给大家造成了困扰,这一点他难辞其咎。

参考资料: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变"黄金周"为分散度假——新华社

新假日方案拥抱传统节日——CCTTV

人大校长建议春节假日再增加一天——央视网

0 阅读:3

两点钟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