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牛钉子户”张新国:因1亿拆迁款苦等14年,最终败给现实!

爱体育资讯的异域生活 2023-03-16 13:42:04

上海松江九亭沪亭北路,曾经有一座“地标性建筑”。这建筑只是一个普通的三层小楼,看起来普普通通。

然而,每当当地司机路过小楼附近时,总会下意识的降低车速,并下意识的骂一句小楼的主人“缺德”。

小楼主人张新国自己也很委屈,说大半夜的经常有汽车撞到自己家,让自己家人睡都睡不好。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是因为张新国的这个房子,正好建在了大马路的正中央。还说不给一个亿就不能拆……

价值一个亿的“小楼”

张新国后悔了,后悔自己之前为什么要那么倔,以至一家十口落到了如今的这个境地。

张家的小楼总面积高达300平,分为三层两栋,中间由一条走廊相连。

宅基地是张新国老岳父的,当年土改分到地后就在宅基地上盖了一栋二层小楼。老岳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张新国和她结婚后,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便住到了岳父家里。

刚开始,一家人住在这栋两层楼里还没有什么问题,但随着张新国的一双儿女渐渐长大,问题就出来了。

张新国自己是一名工人,一辈子的积蓄加起来也只可能给一个孩子买房子。问题是,他女儿找的男朋友是个穷小子,也没有自己的房子。

如果自己拿钱给女儿买房子,那儿子怎么办?继续住老房子吗?

张新国考虑了很久后,总算想到了一个彻底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的好方法:“为什么一定要买新房子呢?”

张新国打算用自己这些年来的积蓄请工程队对现在的房子进行改造,扩建一栋3层小楼,这样一来一家人仍然能整整齐齐的,相当于花一份钱办两份事,多好。

当然,这房子是岳父的,还得征求岳父岳母的同意。

老人家一把年纪,早把张新国当成自己儿子看待,张新国刚一说,他们就表示了同意:“那就盖吧!”

1996年,张新国花了近30万重新建起了现在这个气派的三层小楼。

30万是什么概念呢?在当时,上海市中心的一套100平的商品房也就卖30万。张新国这30万不但达到了三百平,还是精装修,顿时就闻名十里八乡,附近的乡亲们都来看过新鲜,让张新国觉得倍有面子。

然而,一切都在2003年发生了变化。

9月份,当地政府准备拓展老沪亭北路,规划方案正好涉及到了张新国的小楼,直接从中穿心行过去。

很快,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就找到了张新国,主动提出了两套方案。如果他们家愿意拆迁的话,会给他们一份新的宅基地,并修建小洋楼。如果对这不满意,那就给换三套共180平的房子,以及一套120平的临时过渡补偿房,同时提供一些补偿款。

实话实说,这条件已经很优渥了。总共300平的房子给你400平,还有补偿款,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张新国却对此很不满意:“拆迁,我愿意。不过你们这个条件实在是不好。”

原来,张新国认为,他们家有两份宅基地证明,必须按照两个宅基地来动迁补偿。

为了证明自己,张新国让老岳父翻出来了50年代时,岳父的兄弟转让给他的宅基地证明,要求政府补偿给自己家6套房子。

拆迁办的工作人员看了这份证明之后明确表示:“你这宅基地证明不能作数。”

这倒不是工作人员张口就来,主要是因为这份证明上没有政府的公章。谁知道这是不是你自己伪造的呢?

既然宅基地这边说不通,张新国就从别的地方“争论”:“我有两个孩子,多分两套房子不过分吧?不是有个人儿子走丢多年,就因为没销户,就多算了一户,白拿大中小三套房子吗?”

“你那是女儿,已经嫁人了,不算一户人家。”

“我女儿住在我家,怎么就不算一户人家了?”

张新国当时就愤怒了,当时村里面的拆迁户,很多人家里的房子没他家的大,就因为多生了一个儿子分到六套房子,凭什么我女儿就不能多分房子呢?

工作人员回答的很干脆:“不多给你分配了一套临时安置房吗?那就是多子女政策补偿的。”

总之,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让谁。

次数多了张新国终于生气了,直接扬言:“除非你们给我一个亿的拆迁补偿款,否则我就不签字!”

一个亿?那就是没得聊了。

2008年10月,拓宽方案正式敲定,准备开建。

之所以拖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等张新国点头,现在他直接要一个亿,那地方政府就选择了更为省钱的方案:“你不是要当钉子户吗?那我们修的路直接绕过你家不就完了?”

然后,张新国一家就悲剧了。

车祸连天

总体而言,当地政府对张家也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哪怕是修路的时候都没断过他家的水、电、煤气,也没搞过“大妈拆迁队”、“艾滋病拆迁队”之类恶心人的手段。

但住在这种地方,哪怕有水电又如何开心的起来呢?

在修路的时候,外面尘土连天,“突突突突突”的动静连绵不绝,虽然每天都在白天施工,周末也停止施工。但这实在太过吵闹,家里人都没办法午休。

施工的时候尘土连天,如果不关严窗户的话沙尘直接就吹进来了。

当时,张新国一家就想着:“再忍忍,等路修好,这磨难也就过去了。”

2011年,沪亭北路全线通车。原本笔直的四车道公路,延伸到张新国家小楼外面时就专门修了个大弯道,变成了两车道,房子的另一边则修成了非机动车道。

张新国虽然坚持住了原则,不给一个亿不拆,南来北往的司机可算是倒了血霉了。

本来好好的四车道,前面突然多出来一个挺立的房子,大白天的还好,看得远,到了晚上,张新国一家都熄灯睡觉了,对这里不熟悉的司机一不留神就会撞到张新国家房子。这种情况尤以刚修通那段时间为最。

张新国清楚的记得,有一次他们一家正好端端的坐在家里面吃饭,紧接着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辆大卡车因为没刹住车,直接撞进了他们家里面!

如果当时张新国一家在那个房间里面吃饭,那就不只是吓一跳那么简单了!

张新国当时十分的愤怒,质问大车司机为什么“开车不长眼”,明明前面有人家房子还开那么快。

大车司机也是一肚子气,怒吼道:

“谁让你们家把房子给建到马路中间去的,这不是给大家添乱嘛!”

因为双方都认为是对方的过错,最终闹上了法庭。法官经过审理后认为是司机没认真看路,判定他赔偿张新国一家的损失。

此后,虽然汽车撞墙的事故少了很多,但并没有绝迹。张家人每天都处在担惊受怕之中,唯恐什么时候又有一辆车冲到了自己家“问好”。因为撞车事故太多,当地政府还免费给他们家外修了一条防护栏。

不请自来的大卡车事件让张新国的岳母受了很大的刺激,此后精神一直不怎么好,最终在一个晚上因为突发心脏病逝世了。

岳母的逝世,白天、夜晚过路司机的疯狂鸣笛声,让张新国有了转变:“我这些年的坚持,真的值得吗?政府真的会按照我的要求给我钱或房子吗?”

事实上,张新国在路刚修通的时候就曾经想过妥协,毕竟来来往往的车辆实在太吵,还不如路没修通时候,那时候自己家在周末好歹还能安生一会儿。现在路修通了,那噪音可真是24小时不休,自己一家半毛线好处没捞着,还挨了司机们的痛骂,何必呢?

当时他都已经准备签字了,家里面却突然出现了很大的反对声音,说我们的房子才修成几年,花了那么多钱,怎么能只给4套房子呢?这字坚决不能签!

本来都已经谈妥,你突然变卦,那有关部门是真不愿意谈了,就这么晾着他们。

晾的时间越长,张新国一家也越来越后悔,虽然曾给政府写信要求拆迁,但他们的条件还是不变,要么给六套房子,要么给一个亿,否则不可能拆。这事自然没有了下文。

事情直到2016年,才终于有了转机。

那时候,上海政府为了弥补城建方面的短板,决定修建一些基建项目。张新国家的这栋房子已经严重影响到交通,而且因为正靠近路边,外表看起来十分的破旧,有些影响市容。

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办决定跟再跟张新国一家谈一谈。

当时,沪亭北路九里亭社区街道动迁办刚刚来了一位叫做陆辉的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他就要会一会张新国这位上海“最牛钉子户”。

当张新国得知面前这个年轻人是动迁办的后,脸色先是一喜,紧接着又变的严肃了起来。

双方谈了很长时间,张新国也没再提一亿拆迁款的事情,但他还是坚持想要6套房子。

双方经过一番谈判后,还是没有谈出个子丑寅卯,陆辉也没有急躁,仍然保持着温文尔雅的态度,临走之时还主动握着张新国夫妇的手说道:“签不签协议不重要,关键是你们保重身体。”

陆辉的这个态度,让张新国十分的受用。他怎么可能真的想在这个鬼地方住一辈子呢?曾经的邻居们都在新房子住了好几年,多余的房子租出去发了大财,自己家这房子虽然也租出去了一些,但因为地段不好,租金一直不高。

老邻居们来串门的时候,虽然嘴上鼓励他:“放心,坚持这么长时间肯定能如愿以偿的。”但谁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此后陆辉又来了几次,张新国的态度逐渐软化,谈判时脸上也带上来笑容。

不过,他一个人同意没什么用,还得有家人同意。

不知不觉间,一年过去了。2017年8月19日,陆辉代表政府和张新国一家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他在谈判中明确表示:

“你们接下来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我们按照当年的协议征收。第二,我们照章办事,依法征收。如果走协议,拆迁面积我们还是按1:1.25算,给你们4套房子和拆迁款。如果走依法征收的流程,那就只能按照1:1算,没有什么多子女补偿,只能给你们两套房子。”

面对“最后通牒”,张新国一家商议一番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协议。

政府给了张新国一家3套280平的房子,以及一套120平拆迁补偿房子。总拆迁补偿款270万,其中180万用来购买房子,同时还有40万的装修费用。

当地人得知张新国一家同意拆迁了后,不禁很是意外,纷纷猜测他家最起码也得要到了6000万的拆迁补偿款。

每回听到这一谣言,张新国只能报之以苦笑,自己上哪领六千万去呢?受了这么多的罪,坚持了14年,最后得到的还是当年的补偿,他还能说些什么呢?

如果当初张新国没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吧。

2 阅读:946
评论列表
  • 2023-03-17 10:21

    坚持到最后不还是回到原点吗!眼光短浅 贪心不足

爱体育资讯的异域生活

简介:体育资讯分享,持续更新,精彩不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