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平米引发的“万元大整改”!形式主义下的荒诞剧何时休?

浪迹沙海的鱼 2024-05-10 10:04:04

最近,系统内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检查行动,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级派来的检查人员经过实地测量,发现单位一位领导的办公室的面积超标了0.01平米,这一丁点的差距,竟然被贴上了严重“违纪”标签。

为了体现单位立行立改的态度和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单位不得不请来装修公司进行整改。

设计、砌砖、粉刷、喷漆,一番折腾下来,花费上万元,总算去掉了多出来的面积,通了过检查人员的重新测量。

经过重新装修后,这间办公室的面貌虽焕然一新,但实际面积却并未发生任何改变。这不禁让人深思:我们真的在解决问题,还是在被形式之风牵着鼻子走?

体制内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根治的顽疾,类似0.01平方米的例子在体制内数见不鲜:

有时为了迎合上级的喜好,单位会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精美的汇报材料,却忽略了实际工作的进展;

有时,为了应付检查,单位会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整改和“制造”大量工作台账,却忽视了问题的根源;

有时为了通过年度考核,单位会技巧性地处理一些业务数据,让报表更好看,实际工作成效却并未同步改善。

这些做法,虽然看似符合规定,但实际上却是在走过场、搞形式,对工作毫无帮助。

不仅本单位饱受形式主义荼毒,其他单位包括上级单位也是一样。大家都被形式主义裹挟着前行,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我们常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然而,在形式主义的笼罩下,我们的工作往往变得浮于表面、缺乏实效。

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形式上的要求,却忽略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就如同为了去掉0.01平方而重新砌墙和装修一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阻碍了工作的进展。当然,我不是在否认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规章制度是保障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仅仅多出0.01平方犯得着带上“违纪”的高帽子吗?

我们应该将规章制度作为指导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当我们面对类似的问题时,应该多一份思考和反思,少一些机械和盲目。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寻求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形式主义的“表”多在基层,但“根”在上层。基层更多是执行机关,向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一些上级部门朝令夕改、吹毛求疵、刻薄呆板,让基层单位每天为“形式”所累。

因此,为了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需从顶层设计入手。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观,认识到实干精神的重要性。

二要完善制度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让实干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最后,要加强监督和问责,对形式主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纠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0 阅读:3

浪迹沙海的鱼

简介:发现职场趣事,分享有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