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谈判宣告破裂,以军坦克开进拉法,真主党报复炮击以色列军营

李杰新观察 2024-05-11 18:41:37

图为巴以冲突

本期话题,巴以谈判破裂,下一阶段战斗打响。

近几个月来,哈以之间的停火谈判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5月4日,哈马斯代表团前往开罗,与埃及和卡塔尔等斡旋方展开新一轮磋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5月6日,哈马斯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卡塔尔等斡旋方提出的停火协议。该方案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双方互换部分人质,哈马斯表示愿意释放33名,同时以方撤出部分军队。第二阶段双方继续释放人质,以军继续撤出,恢复加沙的平静。第三阶段双方释放所有人质,实现可持续平静,并在联合国的监督下重建加沙。

图为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

哈马斯同意了停火方案,这就把球踢到了以色列这一边,巴以冲突能不能结束,就要看以政府是否点头。在全世界的等待下,终于在5月9日迎来了以方的表态,一名以官员说,之前在开罗举行的停火谈判破裂。也就是说,哈马斯同意停火,但是以色列给拒绝了。

这次停火谈判失败,也是意料之中,就在哈马斯发表同意停火协议的当天,以色列就公布了攻打拉法的作战计划。哈马斯表示,只要以色列执意将军事行动持续下去,停火谈判就很难成功。

加沙停火失败具体原因其实很复杂,首先从以色列愿意和哈马斯谈判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以色列是有一定停火意愿的,不然也不会坐在谈判桌前。4月29日,当时访问沙特的布林肯说出了以色列停火的条件,大致分为两步。

首先,哈马斯在几个星期内释放20至33名以方人质,以军暂时停火,同时释放巴勒斯坦人质。然后,哈马斯释放其余人质,并把已死亡人员的遗体交给以色列,以方释放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恢复可持续的平静。

图为加沙的以军

不难看出,以色列的条件和哈马斯同意的条件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都是双方互换人质,然后实现停火。但有一点不同,就是以方提出的方案中没有全面撤军。可能这就是双方这次停火谈判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

实际上,以色列对于停火的条件也是在一步步做出退让的,在冲突最开始时,以色列的停战条件是哈马斯交出所有武器无条件投降,并释放全部人质。到了去年底,以色列的条件转为了哈马斯实现非军事化,加沙非军事化,巴勒斯坦去激进化。

而现在,以色列的条件中已经没有让哈马斯投降或者放下武器这一说。这说明随着国际社会以及以色列国内的各种指责之声,内塔尼亚胡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不得不在停火条件上做出让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以色列有停火的意愿,为何谈判还会破裂呢?

从大的背景上来看,巴以冲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背后是中东各国与美西方之间的利益角逐,牵扯了很多的国家,美国、伊朗以及其它的中东各国都在明里暗里的激烈角逐,因此哈以之间是否停火,这两个直接参与者已经没有过多的话语权。

图为内塔尼亚胡

从小的层面上来看,以色列还是想以战止战,通过强大的军事施压,迫使哈马斯继续做出让步,这也是为何以色列要执意进攻拉法。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这可能是当下最好的方式。虽然进攻拉法很可能会导致局势升级,以色列的压力会更上一个台阶,但同样的,哈马斯也会感到巨大压力。

同时,不管是以色列背后的美国,还是哈马斯背后的伊朗,都不想事态扩大。以色列进攻拉法也是在给伊朗和美国施压。当局势不可避免的走向升级时,美伊肯定会站出来给局势降温,到那时,以色列就有了更多的筹码。这里面考验的就是各方的抗压能力,谁能扛到最后,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不过,这样做也有很大风险,就好比是两个人在钢丝上打架,谁先害怕谁就输。

万一出现误判或者失控,局势升级就是必然的,以色列这一招可以说是走了一步险棋。

图为以坦克开进拉法

据以方表示,停火谈判破裂之后,以军将继续在拉法展开军事行动。自5月6日战时内阁通过了攻打拉法的决定之后,当日晚间和7日凌晨,以军对拉法实施了轰炸,造成至少20人死亡。同时以军地面部队开始在拉法口岸集结,在与哈马斯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后,占领了该口岸的加沙一侧。5月8日,以军发表声明称,他们在拉法已经打死了30名哈马斯武装人员。

拉法是一个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以军在这里行动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国际社会一直坚决反对,美国还为此暂停了对以色列大杀伤武器的援助。与此同时,中东的武装组织也做出了实际行动,5月8日,真主党游击队向加沙北部的以色列军营发射了导弹和无人机。

现在以色列所面临的压力是四面环绕,巴以冲突以来,伊朗组织多支武装先后参战,给美国和以色列制造了极大的战略压力。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也门胡塞武装在多条战线上同时战斗,袭扰并牵制美以。据公开信息,以色列在黎以边境部署了3到4个师的兵力。美国在红海地区部署的“艾森豪威尔”航母已经4个多月没有离开,这些都是被牵制住的力量,使得以色列和美国的力量大大被分散。

图为伊朗总统莱西

由此可见,在伊朗的这一套战略体系之下,已经对美以形成了一定的威慑,尽管这些武装组织力量都不强,但奈何他们都处于分散之势,四面开花,美以要想打击,只能一个一个的拔,但是当对其中一个动手时,其它的组织就会站出来形成合围之势,美以要想破局,并不容易。

正所谓:“复杂是博弈的一种性质。”伊朗要想与美以长期“斗而不破”并非易事。如何拿捏尺度、维持威慑力度、用好“抵抗之弧”,都需要谨小慎微,审时度势。目前来看,双方发生更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未来的博弈也更加艰险,这将更加考验各方的战略智慧。

1 阅读:40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9:00

    看看以色列,都这样了没一个人敢出来说话强者的世界里哪有对错,弱者没有生存权

李杰新观察

简介: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