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母亲,曾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为何最终能成为皇后?

小姐姐讲史 2023-12-28 23:35:55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女强人,其中之一就是关于王娡的。王娡汉武帝的母亲,曾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却有着非凡的命运。她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时机进入皇宫,最终成为皇后。她的人生历程充满曲折,让人不禁沉思:为何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子,能够有如此的命运转变?

王娡的父亲是个普通人,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家族出身都非常普通。王娡的母亲臧儿虽是名门之后,她的爷爷是汉初开国异姓王燕王臧荼,可是臧荼谋反,被刘邦杀死,波及全族,臧儿的父亲还有叔伯等族人都逃到了匈奴,正是这样的家庭变故让臧儿沦为平民,因而王娡出生时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民女。

王娡长相俊美聪明伶俐,她和众百姓家的女儿一样,等长大了些,就被母亲包办婚姻。王娡嫁到一个种地农户家里,她的丈夫叫金王孙,一个老实巴交的小伙,第二年王娡生下了他们的大女儿金俗,日子过得简单而平凡。

突然有一天,王娡的母亲臧儿的一个举动彻底改变了王娡的命运。

那天臧儿匆匆来到女儿家,一见到王娡就将她拉到内屋,神神秘秘地告诉女儿:“你是大贵之人,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生下天子”。

王娡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又惊又喜又哀愁,但眼神里却放出异彩。

她不甘于平凡,她讨厌丈夫那憨厚毫无生机的生活状态,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那种思想就像将自己禁锢住一样,不知怎么挣脱,她看着在院子里玩耍的幼小的女儿又于心不忍,一股哀愁涌上心头。

她半信半疑地问母亲:您如何得知我将来会生下太子?

臧儿就将找相士姚翁为自己的孩子相面的事告诉了王娡,还说王娡的妹妹儿姁也会成为贵人,这样的“天机”是她花大价钱才让姚翁透露给自己的。

古代人迷信,王娡也不例外。她听完母亲的话,一颗心高兴地就要跳出来,心中更加定:一定要冲出这个农家小院,为自己争取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尽管金王孙极力反对,可他哪里是自己这位泼辣的丈母娘的对手。

臧儿有备而来,她强行将王娡从金王孙家接回去,喝令金王孙不许再和王娡有任何的瓜葛。

紧接着臧儿求朋告友找亲戚,托了很多的关系终于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刘启的宫中。

刘启是个非常幸运的太子,汉文帝刘恒有8个儿子,刘启排行老五,他前面四个哥哥全部早夭,这样他在刘恒的所有儿子中最大,顺其自然就直接当了太子。

王娡进宫后,刘启很喜欢她,封她为美人。得宠后的王娡一方面不忘和母亲的约定,一方面投刘启所好将胞妹儿姁介绍给刘启,刘启很喜欢,对大度善解人意的王娡更加喜欢,另一方面初入皇宫的王娡要给自己找一个铁杆帮手。当时景帝的长子刘荣已被立为太子,他的生母栗姬曾深得刘启宠爱,一连给刘启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刘启的四子刘馀、五子刘非、八子刘端是程姬所生;六子刘发是唐姬(程姬侍者)所生;七子刘彭祖、九子刘胜是贾夫人所生,王娡却接连为刘启生了三个女儿,古代,尤其皇宫“母以子贵”,王娡明白要想在后宫有稳固的地位,就要生下儿子。王娡感到深宫大院内的压力是如此之大,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选择的路,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走下去。

不久她又怀孕了,她很希望这胎是个儿子,就用智慧包装还未出生的孩子,她告诉太子刘启说:“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

刘启一听很惊喜地说:“这是贵显的征兆!”,从此特别关注王娡肚子里的孩子。

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徵也。”

前157年刘启的父亲文帝去世,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不久,王娡生下皇十子刘彻,而此时她的身份已为王夫人。她的妹妹王皃姁也已生育四男,这位小王夫人也非常得宠。

而为景帝生下长子的刘荣栗姬,在史书上的称呼也仅是 “姬”,在景帝朝被称为“姬”的女人的等级都在“夫人”之下。

王娡在宫内八面玲珑,不仅有宠于景帝,也深得窦太后喜爱,她还和“大姑姐”馆陶公主相处的也很融洽,这和王娡机敏的处事能力和手段是分不开的。

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王娡教导的聪明伶俐,懂礼仪知进退,颇受汉景帝喜爱,刘彻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他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常常给景帝不一样的惊喜。

有一次,景帝召集众皇子上课,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其他皇子都回答得乱七八糟,只有小刘彻认真地说:“我要效法尧舜禹汤,统一四海。”景帝听后大喜过望,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志气,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另外之前有“梦日入怀”打基础,使景帝对刘彻更加看好。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景帝打破太子与他子不能同年而封的旧例,立长子刘荣为太子,立刘彻为胶东王。并且不顾皇帝仍在世、皇帝妻妾不称太后的世俗忌讳,封王娡为(胶东王)王太后。

王娡并没有满足现状,她一直在努力,她想方设法为儿子铺路,她下定决心要将儿子推向帝王之位。

她一直在寻找机会。

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有一个美丽的愿望,她希望自己的女儿阿娇能成为皇后。

而太子刘荣年刚好满十八岁,尚未婚配,馆陶公主就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好满足自己的心愿。

可是刘荣的生母栗姬有些低情商,之前馆陶公主曾多次给景帝进献美女,王娡和其她嫔妃都没有说什么,只有栗姬醋意大发,表现的很激烈,她很恶心刘嫖。刘嫖刚一开口提出婚事,栗姬直接就拒绝了她。刘嫖十分恼火,仇恨在心。

她决定在景帝其他儿子中寻找如意女婿,老二刘德、老三刘阏都是栗姬所生,不再考虑之列。

刘余结巴,而且喜爱声色犬马,注定没啥出息,也排除;刘非太狂傲,早晚得栽倒,也排除;刘端残暴阴毒,怕女儿遭家暴也排除;刘彭祖表里不一,奸诈,爱猜疑,喜好玩弄法律,用诡辩中伤人,也排除;刘胜沉溺声色,早晚有一天玩完;刘发生母身微,母子都不受宠,刘嫖思来想去,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刘彻了。

刘彻聪明伶俐爱读书识大体有帝王之照,想到这儿,刘嫖转身去找王娡,对她提出想把女儿嫁给时年四岁的刘彻。王娡听到这,大脑飞速旋转,她想馆陶公主聪明、机智,在景帝那里有很高的话语权,如果答应了这门亲事,意味着自己要与馆陶公主结成政治联盟,对自己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后宫有子嗣的妃嫔们,都对太子位和皇后位子虎视眈眈,如果能够和馆陶公主建立好关系,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她没有太多的时间考虑,毕竟景帝那么多儿子,她必须迅速做出决定,她明白,如果自己拒绝了馆陶公主,可能会引起公主的不满和敌意,甚至可能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

于是,经过短暂的考虑,王娡答应了这门亲事。

《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栗姬日怨怒,谢长主,不许。长主欲与王夫人,王夫人许之。”

事实证明王娡是明智的。

果然,刘嫖为了报复拒绝婚姻的栗姬,经常跑到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还经常夸赞刘彻,使景帝越来月喜爱刘彻,对栗姬心生厌恶,但由于之前对栗姬感情深厚,景帝没想过要惩戒她。紧接着刘嫖又添了一把火,她对景帝谗言:“栗姬和各位贵夫人及宠姬聚会,常常让侍从在她们背后吐口水诅咒,施用巫蛊之术。”

景帝因此恼恨栗姬,但还不忍心惩治她。

后来景帝生了病就对栗姬说:“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

其实,景帝说这话已经表明,他这就是准备托孤、立栗姬为后,可是栗姬听完这话不但不赶紧谢恩却暴怒起来,还对景帝出言不逊。景帝对栗姬很失望,对她产生了恼怒,但仍旧忍了下来。王娡分析景帝对栗姬的忍耐已经到了一定的限度,他的恼怒会一触即发。

刘荣被立为太子两年后,薄皇后(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远房族孙女,无子无宠)被废黜。

四个月后,王娡开始下手了,她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

大臣上奏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

果然,景帝听后勃然大怒:“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下令论罪处死大臣,还废掉了太子刘荣,

王娡被立为皇后,接着她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栗姬郁闷而死。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娡培植的外戚,做为少年刘彻的政治后盾,她周旋于刘彻和太皇太后窦氏之间。她一路谨小慎微,不断为自己的儿子扫平前路的障碍。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冷静的头脑,为刘彻提供各种宝贵的建议,教导儿子如何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如何驾驭权力、如何成为一个仁慈、勇敢、谨慎、感恩、自信而又有作为的皇帝,在她的引导下,刘彻逐渐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胆识。

正是有了王娡的悉心培养和帮助,刘彻才能够在日后开创大汉盛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而王娡作为一位杰出的母亲和皇后,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了史册。

王娡对儿子做到了无愧于心,对遗弃的那个女儿她一直心存愧疚,常常一个人偷偷地想念女儿,对自己当年的抛夫弃女,常常夜不能寐。

其实她的女儿金俗,一直在民间,她一直偷偷派人暗中守护,只是在景帝活着时她无法将和前夫生的女儿接进宫。王娡做了9年的皇后,景帝驾崩汉武帝刚登基,王娡立刻让韩嫣告诉汉武帝他还有个姐姐在民间。

汉武帝指责韩嫣说:“怎么不早点说?”

血脉情深,汉武帝决定亲自去寻找姐姐。

当时金俗的家在长陵边上的小市场,十分吵杂简陋。汉武帝不顾自己尊贵的身份,驱车来到金俗的家门口,令侍从进去请她。

金俗哪见过这阵势,吓得藏了起来。左右将她扶出拜见皇帝,武帝下了车驾说道:“大姐,怎么藏的这么隐秘啊?”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载:初,皇太后微时所为金王孙生女俗,在民间,盖讳之也。武这始立,韩嫣白之。帝曰:“何为不蚤言?”乃车驾自往迎之。其家在长陵小市,直至其门,使左右入求之。家人惊恐,女逃匿。扶将出拜,帝下车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

汉武帝带着姐姐金俗一起到长乐宫拜见母亲,王娡看着多年未见的女儿喜极而泣,她决定好好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再也不和女儿分开,以了却自己多年的心愿。

金氏见到久别的母亲也哭了,武帝举起一杯酒,上前敬祝她们长寿。

汉武帝为了让母亲开心,赐给金俗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

王娡又赐给金俗公主才有的汤沐邑,封金俗为修成君。王娡对金俗的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也甚是宠爱,她有足够的资本给外孙子和外孙女最好的荣华,不过,由于王娡太溺爱纵容外孙,使外孙子号修成子仲,横行于京师。王娡将外孙女娥嫁给了诸侯,一生富贵。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载:载至长乐宫,与俱谒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帝奉酒,前为寿。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太后谢曰:“为帝费。”因赐汤沐邑,号修成君。男女各一人,女嫁诸侯,男号修成子仲,以太后故,横于京师。

总结:

王娡抛夫弃女被一些人诟病,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其实我们要正确看待王娡所处的时代背景,汉朝初期,社会风气开放,而王娡本身,虽然是个农妇,但她美丽、聪明、机智、有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她不甘于母亲包办的婚姻,更何况是母亲先反悔了,当时的抛夫弃女是她改变命运的必要手段。

在皇宫中,王娡展现出了她的智慧和机智,她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得到了皇上的宠爱。而更重要的是,她教育子女极为得法。她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在景帝众儿子中脱颖而出,被馆陶公主看上并助力成为太子,王娡也如愿以偿成为皇后。

总的来说,王娡是一个聪明、有野心的女人,她善于察言观色,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智慧和胆识,她能从一个农妇转变为皇后并非偶然。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她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她对子女教育的重视,都是她成功的关键因素,最终她以自己的实力走向人生的巅峰,给子女及后代提供最好的生存条件。

0 阅读:133

小姐姐讲史

简介:讲述精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