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皮旅仅剩500余人,粟裕补充5000精兵编为华中13旅

桂才子佳人 2024-04-30 05:20:31

1993年由中央军委审核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粟裕年谱》

很多影视剧宣传皮旅中原突围没啥损失,7000多人突围,一个月游山玩水似的,最后还有5500人,仍旧是一支威武的雄师,你信吗?不信。可是,仍旧有很多很多没脑子的人相信皮旅没受大的损失。不是说“皮有功,少晋中”嘛。

影视作品都是拔高宣传的,但是战争是残酷的,绝不是一行人去游山玩水,否则,怎么会有湘江战役、玉怀山之战、西路军征战、金门战役的重大失败呢?怎么会有10万中央红军经历2万5000里长征后仅剩7000兵力。要知道国民党也不是吃素的,手里的武器比我们好呢。

我们写文章要秉承的首要原则是实事求是,道听途说和瞎编乱造绝不允许。

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旅,俗称皮旅,由旅长皮定均率领7000余人,历时一个月,跋涉一千余公里,历经战斗数十次,不可能不受巨大的损失。

要知道另外一个旅,中原野战军江汉军区独二旅,吴诚忠旅长率领的6000多人,中原突围时打得仅剩旅长吴诚忠一个人潜回老家躲藏和种地历时一年多,等到中原大战我军经过,他才回到部队里。

近7万中原野战军,经历了中原突围,损失大半,不少人组成一两百人规模的游击队,坚持在豫中、豫西桐柏山脉一带打游击,在李先念司令员手里能成军的只有8000人了。有一部电影《小花》讲述的就是桐柏山中游击队等待大部队的故事。

一、中原突围的时代背景:

中原突围的时代背景主要发生在1946年6月,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议,公然挑起全面内战,对我位于豫西的李先念中原野战军7万部队,采取层层密集包围,意欲来第二个“皖南事变”。我军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在宣化店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坚持,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然而,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步步紧逼,中原军区部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为了保存实力和避免更大的损失,中原军区部队决定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发起中原突围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这一时代背景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矛盾和民族危机,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精神。

中原野战军1纵1旅旅长皮定均中将

二、皮定均旅在中原突围的过程大致如下:

1. 6月24日晚,第1纵队在泼陂河召开紧急会议,皮定均领受了任务,当成主力吸引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突围。

2. 6月26日,第1旅在皮定均的指挥下,采取声东击西的疑兵之计,以7000余人和数十倍于己之敌周旋,调动牵制了大批敌人,为主力部队转移赢得了时间。

3. 突围过程中,第1旅党委决定以旅部侦察排为核心,抽调各团有战斗经验的人员组成一支100余人的便衣侦察队,在前方担任侦察任务,当开路先锋。

4. 7月3日晚,部队到达吴家店附近。经过一个星期的行军战斗,战士们都很疲劳,带的干粮也已吃完,出发前准备的草鞋早已磨烂,旅党委决定在吴家店进行休整。

5. 皮定均和方升普副旅长把侦察队长找来布置巧取吴家店的任务。侦察队依计行事,顺利攻占吴家店。

6. 7月20日,越过津浦线,进入苏皖解放区,苏皖解放区属于粟裕领导的苏中根据地的外围。7月21日,皮定均与粟裕见面,粟裕调动成均部一部分精兵和地方部队共计5000人归皮定均指挥,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皮定均继续任旅长。

以上只是皮定均旅在中原突围过程中的部分行动,整个突围过程可能更加复杂和艰难。

三、皮定均旅在中原突围中的成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正确的战略决策:皮定均旅在突围过程中,采取了迷惑敌人、牵制国民党军、掩护主力突围的策略。这一战略决策使得皮定均旅能够在战斗中保持灵活性和主动性,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大将

2. 英勇的斗争精神:皮定均旅在突围过程中,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这种精神力量是推动他们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3. 灵活的战术运用:皮定均旅在突围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如迂回战术、诱敌深入等。这些战术的运用使得他们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战斗情况,提高了突围的成功率。

4. 紧密的团结合作:皮定均旅在突围过程中,官兵紧密团结在一起,互相支持,共同战斗。这种紧密的团结合作使得他们在战斗中能够相互照应,共同克服困难。

5. 强烈的求生意识:皮定均旅在突围过程中,始终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努力寻找生存机会。这种强烈的求生意识使得他们在战斗中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中原突围剧照

总之,中原突围是在蓄谋已久的国民党反动派大兵压境的严酷现实下,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皮定均第一旅和吴诚忠独二旅,为了掩护全军突围,担当起主力、吸引敌人的重任,为中原突围作出了重大牺牲。

本来有思想准备,这两个旅将会尽墨。可是,在皮定均旅长的机动灵活地指挥下,在突围过程中,多次采用突然调头成功甩开敌人的围追堵截、昼伏夜出等正确的战略决策,和英勇的斗争精神、灵活的战术运用、紧密的团结合作以及强烈的求生意识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他们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最后带着500余人的部队胜利到达粟裕的华中根据地,是一次历尽千难万险的伟大胜利,皮定均旅长保留了一部分中野的血脉,“皮有功,少晋中”,确实当之无愧。

皮定均带着500余人突围来到华中根据地后,粟裕调拨一部分主力精锐和一部分地方部队共计5000人,组成华中野战军第13旅,由皮定均担任旅长,经中央军委毛主席批准,这支部队正式归建华中野战军编制。

中原野战军司令李先念

1 阅读:219

桂才子佳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