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美国很难阻止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虫虫杂谈 2024-04-08 16:05:38

4月8日,韩国媒体《数字经济》发表文章称,由于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以其压倒性的价格竞争力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预计美国即使采取《通胀削减法案》等贸易限制也难以阻止其渗透到美国市场。

近期美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探索对抗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战略。

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价格。例如,中国比亚迪以9698美元的价格推出了入门级车型“海鸥掀背车”。与美国电动汽车相比,价格降低了约5万美元。除了入门级车型之外,5座SUV“ATTO 3”也以31000美元的价格发售,价格低于美国电动汽车。

中国汽车在2020年出口100万辆,去年达到520万辆,实现高速增长,电动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70%。为提高收益,今后将更加注重扩大出口。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渗透到世界市场的各个角落,福特、通用、特斯拉等其他汽车企业也在电动汽车战略上调整战略,将价格竞争力放在首位。

为了专注于小型电动汽车车型,福特决定推迟三排座电动SUV的开发,专注于开发低成本电动汽车。彭博社报道称,据官方透露,该型号将于2026年底发布,售价约为25000美元。福特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推出后一年内实现盈利。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甚至警告称,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落后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损失30%左右的营收。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上月也曾提到:“对于本公司和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来说,中国攻势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我们必须非常努力地向消费者提供比中国更好的产品。”

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27.5%的关税。关于加强贸易制裁的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人提出将这一数字提高到125%的法案。然而,也有一些人指出,这些贸易措施最终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因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与日本汽车工业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有报道称,比亚迪上月为在墨西哥建立工厂,正在同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谈判等,考虑回避美国贸易制裁,出口电动汽车。

福特电动汽车部门首席运营官Marin Zaza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如果你是一家中国整车厂,你会考虑在墨西哥建厂,因为墨西哥的建设费用和劳动力成本较低,而且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协定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企业最终将进入美国市场,就像日本企业那样。”

咨询公司艾睿铂执行董事马克·韦克菲尔德建议西方公司应该学习中国企业节省成本的技术。他还指出,中国产汽车在设计方面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加强。

6 阅读:1233
评论列表

虫虫杂谈

简介:创作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