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供大于求的行业,开网约车还是一个好职业吗?

罗sir职话 2024-01-06 11:24:48

曾几何时,网约车司机是一个人人艳羡的好职业,工作轻松且自由,能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休假,甚至工作多少时间,这一行没有打卡,也没有人管理,更没有绩效,是年轻人追求自由职业的起点。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原因打车出行的人也多,平台据此招募更多网约车司机,给予他们丰厚的提成和各种奖励活动,但随着宏观经济的增长放缓,越来越多选择用其他出行方式替代网约车,这也导致了网约车行业的需求减少。

更进一步,由于就业的不景气,低门槛的网约车行业去年以来涌入大量网约车司机,这也导致这一行业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内卷之下,司机们的收入也随之锐减。

截止今年10月,国内网约车行业新增120万网约车司机,但网约车市场却已大不如前。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网约车行业,这其中有不少来自餐饮和其他行业的创业失败者加入跑车大军,但随着经济的下行,人们的消费需求减弱,选择网约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少,市场供过于求,司机的收入早已经大不如前。

以上海成都为例,这样的一二线城市,前几年日收入最高可达数千元,而现在一天只有四五百甚至三四百元,在除去车辆成本之后,留给司机的收入也大不如前。

在同样的时间下更少的盈利,不少司机为了保障自己的收入不滑坡,只能选择用更长的工作时间,去应对网约车收入下滑的冲击。

在成都,五十多岁的老唐去年刚刚加入网约车行列。

老唐是东北人,跟随妻子来到成都,用首付贷款三年买了一辆威马新能源汽车,干起了网约车的职业,最初老唐自信满满,按照销售人员的说法,有了自己的新车,就可以跑机场专线,一趟下来就是几百元的收入。

老唐购置新车后没多久,就开始着手办理网约车资格证和运营执照,但办理下来之后,久违的机场专线并没有看到,老唐依然和过去一样,每天跑车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但换来的报酬却越来越低。

从一天的四五百元收入,到现在的三四百元收入,老唐感受到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2023年以来,跑车的人越来越多,过去是单子等人,现在是“人等单子”。

而贷款三年买车开网约车,老唐更是直言,这是给车打工,而不是给自己打工。

老唐这辆威马新能源汽车在十多万左右,贷款三年时间,每年需要缴三千多元的贷款,算上房租和老唐自己的生活开销,一个月几千元的收入,还了贷款三千多之后,自己也所剩无几。

老唐说,三年下来,自己差不多要还十来万,这是妥妥的给别人打工,根本就是智商税。

抱着老唐类似想法的大有人在,在成都这样一座人口超两千万的大城市,不少人都是贷款买车,先上车的人总是能够先吃到螃蟹,但随着涌入这个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平均每个人的收入也开始减少,在市场不变的情况下,开车的人越多,司机们的收入自然也就越少。

根据滴滴的财报数据显示,由于司机数量供过于求,生意难做,从2020年12月到2023年4月,网约车日均接单量已经从23.3单暴跌到10.2单,平均每小时的收入也大幅降低。

这意味着2020年12月一个司机平均每天能够接到23.3单,到今年4月份,这个数字直接下跌五成以上,平均每位司机每天只能够接到10.2单。

这对于每个月要养车、养房贷或房租家庭的司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与此同时,随着平台对司机抽成的费用增多,补贴减少,消费者减少打车频率所造成的损失,也只能由平台转嫁到司机身上,这让很多网约车司机根本不敢生病,甚至没有休息日,处境艰难。

买车赚钱,变成了买车养车。

事实上,网约车的增长瓶颈不仅仅是2023年,早在2022年,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趋势;2022年,国内多了100万人开网约车,同样的,少了1550万人网约车。

而2023年这样的趋势更进一步,前十个月的网约车司机数量就已经增长120万,达到了2022年全年的水平,预计到2024年,网约车行业还将继续供大于求。

一个曾经被人人艳羡的职业,时间自由、收入自由、没有考核绩效,到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约车行列,以及打车的频次越来越低,跑网约车的边际收益也正在递减。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在这样的原则之下,未来一旦消费的潜力和需求不能够被进一步释放,这对一个人口14亿的经济体而言,就业将会是越来越难的一件事。

到今天,改善收入结构和进一步释放消费信心,不仅仅关乎着人们的收入,同样也关乎一个经济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1 阅读:50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