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爱中文:追溯香港中文运动

爽爽的南洋 2024-03-05 00:27:38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使用中文和英文作为官方语言,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采用。政府报告、法律文件、街道标牌、公交车电子显示屏,以及日常信件地址、水电煤气账单等几乎都是中英文双语显示。根据香港政府的统计数据,大约九成的香港居民以粤语中文为首选语言。

然而,在1974年中文成为法定语言之前,政府文件只能以英文书写,所有法律文件必须使用英文才能生效。中文地位的提升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程。

一:1960年代,英文至上的香港

在1960年代,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社会普遍存在“英文至上,中文次之”的情况。例如,政府的报告和通知通常只有英文版本,缺乏中文版本。而当时香港的人口主要是华人,但大多数普通民众并不流利地掌握英文。虽然殖民地政府各种与华人有关的通告、告示多数都会翻译成为中文,但一切法律文件只有以英文书写才具有法律效力,政府文书只能使用英文。

市民若要投诉或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只能写信到香港最大英文报章《南华早报》,否则难获官员注意,这就造成港英政府与市民的沟通隔阂。

此外,当时接到政府通知,如缴税或交通违规罚单时,通知都是用英文撰写的。另外,像街头小贩因妨碍道路畅通而受到执法时,整个传讯和审判过程也都使用英文进行。如果需要书面辩护,就必须支付翻译费用。到邮局寄包裹往内地要以英文填写表格。到市政局预约足球场,英文申请会获优先处理。

(1970年学生在天星码头争取中文为法定语文)

在教育方面,1950-60年代,香港的中学分为英文中学和中文中学。英文中学可直接读至预科,然后只能考取当时唯一的大学——香港大学。这意味着中文中学毕业生没有机会进入以全英文授课的香港大学。要从事医生、律师或进入政府工作,首要条件就是精通英文。

如果不会英文,在当时的香港社会等于是完全失去了阶级上升的可能性,出生于1951年的林焕光曾参与中文运动。他回忆称,小时候家中经济条件不好,养父母都不懂英文:“当时街市的小贩、去公厕洗衣服,全都是说广东话的人,很少看到外国人,在我们的阶层,他们是不存在的。”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应运而生,成为当时唯一一所以中文授课的大学。这一事件打破了英国殖民地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传统,为后来持续而广泛的“香港中文运动”奠定了基础,也为中文法定地位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1963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首间获政府承认以中文授课的高等学府。中大创校校长李卓敏曾谓:“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中国人之视中国语文犹如子女之视母,争取中文为法定语文,在任何中国人说来,为天经地义的事。”)

1964年,香港革新会首先建议将中文设为法定语言,其市政局议员贝纳祺为此提出动议。1967年9月尾,新界乡议局也向政府提出相似的建议。此两件事件被视为中文运动的先声。

二:香港中文运动始末

1968年1月20日至21日,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举办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研讨会,来自多所院校的近百名代表参与其中。会后发布了联合公报,呼吁香港政府将中文设为官方语言。这一举动被视为第一次中文运动的正式开端。

这次研讨会不仅在参与者之间取得了广泛共识,还为大专学界和政府之间建立了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沟通渠道。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得到了中文报纸的广泛报道,给当时的港英政府施加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1970年,适逢英国政府换届,中文运动进入白热化阶段。当年中文运动推手、身兼市政局议员及中文大学崇基书院校董的黄梦花医生,在本港发起签名运动,并把香港收集到的33万个签名,带到联合国及英国唐宁街游说,要求把中文列为法定语言,借此向港英政府施压。

9月20日,香港专上学生联会正式宣布成立了“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行动委员会”,并与“香港各界促进中文成为法定语文工作委员会”以及“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运动联会”联合成立了一体化的行动阵线。这一举动点燃了社会各界人士反抗殖民统治、表达爱国情怀的热情。

(第一次中文运动期间宣传漫画)

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和广泛的民意支持下,港英政府最终做出了妥协。1970年9月,政府宣布成立了“公事上使用中文问题研究委员会”。

(来源:1970年9月19日《香港工商晚报》 香港公共图书馆)

1974年1月,政府正式修改了《法定语文条例》,使中文正式成为法定语文。值得留意是,当时条例第4条仍列明:“所有法例均只能用英文制定。”可见英文地位仍优于中文。

(来源:1974年1月12日的《香港工商日报》香港公共图书馆)

尽管大学入学资格政策的变化,但由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一直以英文为重要标志,因此“重英轻中”的观念并未得到扭转,当时,无论是中学升学还是报考公职,只要求英文成绩合格,而对中文并没有硬性要求。

1977年,司徒华担任中文运动联合委员会主席,发起第二次中文运动。希望藉运动推行母语教育,于是1978年年底,港英政府同意将高等程度会考的资格改为中英文必须同时合格。

(1978年黄梦花与司徒华发动第二波中文运动,推动母语教育。)

1987年,立法局进一步修定条例,列明“所有条例均需以两种法定语文制定及颁布”,中文在政府、公营及司法机构的应用才愈见普遍。

1995年12月,高等法院终于第一次以中文进行民事诉讼聆讯,既为香港法院写下历史,也证明了中文地位的提升。香港回归祖国后,“重英轻中”的局面才开始发生改变。

其实,回归前的这段时间,随着香港本土流行文化的兴起,中文的实际地位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三:流行文化提升中文地位

1970年代开始兴起的香港本土电影、电视剧和粤语歌曲一起,推动了粤语流行文化的蓬勃发展。到了1980年代,香港电影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1988年,香港商业电台将其第二频道转变为“中文歌曲频率”,专门播放粤语流行歌曲,并推出每周一天的“百分百创作日”,专门播放原创中文歌曲。这种通过媒介政策来推动中文流行音乐的现象进一步激发了原创音乐的热潮。

(叱咤903,通称“商业二台”是香港商业电台旗下的一个二十四小时粤语广播频道,该电台甚为支持香港本地流行音乐。)

在粤语歌曲达到辉煌巅峰时期,唱片公司几乎每天都要向电台推荐新歌曲,包括谭咏膦、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等当时备受瞩目的歌手,经常光顾的地方就是电台。尽管后来本土流行文化逐渐式微,但在香港曾经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繁荣,为中文地位的提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 阅读:45
评论列表
  • 2024-03-05 08:08

    中英双语的文件中,仍有很多注明,如有异议,以英语为准。

爽爽的南洋

简介:香港、新马地区研究学者|关注:历史、冷战与华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