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WVAK191B垂直起降多用途战机,西德版“鹞”式

丹书战史 2024-05-16 21:27:09

在上世纪6、70年代,西德对短距/垂直起降飞机很感兴趣,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西德处于欧洲两大阵营对抗前沿,一旦战事爆发,机场就是第一批重点照顾对象,届时常规飞机就失去升空作战的机会。西德早在50年代就进行了相关探索,空军在1962年开始装备菲亚特G.91喷气战机,很快就打算开发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作为替代品,新成立的Vereinigte Flugtechnische Werke公司(简称VFW)想吃下这块蛋糕,开发了VFW VAK 191B战机。

VFW VAK 191B很像是英国“鹞”式战机的翻版,连外形都很相似,不过它们之间没什么联系,不过是选择了相同的技术理念,VAK 191B起初打算发展成一款低空核打击战机,后来侧重于中高空超音速飞行能力,可用来争夺制空权,与早期不能超音速的“鹞”式战机有本质区别。

VAL 191B作为一架可垂直起降的战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超音速其实很难,如果使用2台或更多常规发动机,将极大增加飞机自重,如果改成多台小型发动机,它们会增加结构复杂性,最终设计师选择了一台英国的劳斯莱斯RB.193-2矢量推力发动机和2台劳斯莱斯RB.162-81发动机的组合。

拥有左右各两具可偏转喷口的RB.193-2发动机安装在机身中部,它有10163磅推力,4个喷口位于机体两侧,喷口朝向可从向后转成向下,而在它的前后各有一台垂直安装的RB.162-81升力发动机,单台推力6000磅。在垂直或降落阶段,3台发动机会同时工作,平飞时只使用RB.193-2提供动力,RB.162-81发动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会被关闭保持完整的气动外形。

主发动机进气口位于机体两侧,但进气口尺寸较小,或许是为了降低平飞时的阻力。原本希望VAK 191B能达到1.2~1.4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不过原型机证明这架最大起飞重量约8500千克的小翼展战机最高速度只有1108千米/小时,约0.9马赫,作战半径约400千米,最大升限14500米。

与“鹞”式一样,VAK 191B也采用了自行车式起落架,在翼尖下方安装了辅助支撑起落架。不过西德在1968年将这个项目转成了实验项目,用来验证垂直起降战机的技术,或许正是这个原因,VAK 191B并没有安装武器。由于机体内几乎被发动机沾满了,起初计划的弹仓尺寸非常小,它长4米、宽0.88米、高0.6米,只能容纳少量的450千克或225千克航弹,又或者是2具可伸缩的7厘米口径火箭发射器。

西德总共建造了3架原型机,第一架在1970年4月完成,在1971~1972年间,VAK 191B完成了空中悬停、垂直起降、垂直起降姿态向水平飞行姿态过渡、升力发动机空中关机重启等测试。总的来看项目进展较为顺利,但西德军方在1972年停止了资助,原因是军事需求发生了变化,此后VAK 191B依旧进行测试,最后一次飞行发生在1975年9月。

6 阅读:1163
评论列表

丹书战史

简介:观三千年战史,品海内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