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黄石公园检测出僵尸鹿病毒!攻击神经系统!专家:或感染人类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3-12-25 12:02:00

信息来源于Smithsonian Magazine。

“僵尸鹿病毒”

“僵尸鹿病毒”的正式名称应该叫慢性消耗性病 (CWD),它首次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科罗拉多州的一家研究机构的圈养鹿中被发现,1981年开始,也出现在在野鹿种群中。此后,该病已蔓延至美国大陆至少31个州,并且在挪威、瑞典、芬兰、加拿大和韩国都有发现记录。

科学家们认为,慢性消耗性病是由称为朊病毒的错误折叠蛋白质引起的。当CWD朊病毒积聚在大脑和其他组织中的时候,感染的动物的神经系统遭到攻击,它们会出现流口水、耳朵下垂、缺乏协调性、无精打采、过度消瘦和对任何猎食者都失去了恐惧等症状。这种情况下,确实被称为“僵尸鹿病毒”确实是很贴切,除了不会变得攻击性很强这点。对了,在没有已知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该疾病是是100%致命的!

这种疾病的潜伏期很长,可能得有18-24个月,期间会通过体液传播,通过直接的鼻对鼻接触或通过间接的环境污染。俄明州狩猎和鱼类部门表示:大部分被检测出CWD阳性的动物在发病之前看起来跟正常情况下没有差别且非常健康。

截止目前,研究人员还没有发现有什么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种疾病会传染给我们人类,但还是没办法肯定这种疾病就不会传染给人类。因此有实验证明,这种疾病会传染给松鼠猴和实验室的小鼠,而小鼠之所以被用来广泛实验人类药物,就是因为小鼠跟人类共享一些基因,因此这种疾病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强烈建议:尽量避免去食用CWD检测呈阳性的肉类;猎人们要远离有明显症状的动物,处理动物肉食的时候也要用乳胶手套戴口罩。

美国黄石公园检测出僵尸鹿病毒

“僵尸鹿病毒”还在传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证实首例有记录的长耳鹿尸体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例。

对此,黄石资源中心国家公园管理局野生动物生物学家约翰·特雷纳并不意外,他表示该疾病的传播很广泛,没有理由黄石国家公园就不会受到威胁。而且今年夏季的时候,怀俄明州科迪附近有不少黑尾鹿种群迁入了公园,它们中就很可能有携带疾病的黑尾鹿。因此他觉得公园里一定还有不少得了“僵尸鹿病毒”的动物。

前蒙大拿州鱼类、野生动物和公园专员丹·弗米利恩 (Dan Vermillion) 也表示,继续在公园里发现这种疾病只是时间问题。

被发现的雄鹿在3月份的时候被安装了GPS项圈,目的是研究其种群活动。但在10月份,GPS信号显示这种雄鹿停止活动超过了6小时,研究者们于是前往信号在的黄石湖南部和东南部的区域,最终找到了这只雄鹿。被发现的时候,这只雄鹿极度消瘦,它没有被吃掉,身上也没有伤口,很显然,它是死于“僵尸鹿病毒”。

后记

黄石公园目前开始草木皆兵了,他们计划加强对公园内各种鹿进行监测,确定到底有多少鹿得了“僵尸鹿病毒”。另外还需要对已发现的这具遗体进行深入的调查。

这非常的具有挑战性,因为研究者们从Covid-19中学到,如果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发生传播,则很难控制疾病。

0 阅读:33